AI写的诗也太有感觉了!输入这几个词,它比我还会写!

有天晚上,我干了件特无聊的事。对着一个AI聊天框,输入了三个词:“铁锈、星辰、鲸的骨骸”。

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几行字。其中两句,让我后背一麻:

“生锈的栏杆,曾梦想环抱整个宇宙。而今夜,唯有星辰的磷光,落满巨鲸遗忘在沙滩的肋骨。”

当时的感觉很复杂。不是佩服,更像是一种被冒犯的错愕。一个机器,一堆代码,怎么就能这么快地拼出一种宏大又荒凉的感觉?我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它比我还会写。

AI写的诗也太有感觉了!输入这几个词,它比我还会写!

这事现在不稀奇了。网上到处都是AI写的惊艳句子,大家都在转发。但我们到底在惊叹什么?一个机器真的能“创作”吗?

① AI写诗,到底怎么回事?

想搞明白AI怎么写诗,就得知道它脑子里装的啥。

它和人不一样,它没有记忆,也没有情感。但它“读”过网上几乎所有的文字,从唐诗宋词到论坛帖子。它靠的是统计。它不懂什么是心碎,但它通过计算知道,“心碎”这个词后面,跟着“眼泪”、“夜晚”这类词的概率最高。

它就是个语言概率大师。

你给它“落日、远山、故乡”这几个词,它的程序就开始跑。它的大数据库告诉它,“落日”经常跟着“余晖”,“远山”经常连着“沉默”,“故乡”基本就和“思念”、“炊烟”绑在一起。

然后,它就把这些高概率的词,按照它学过的诗歌格式,排列组合成看起来最通顺、最美的句子,再输出给你。整个过程,没有一点情感,全是冰冷的计算。它是在拼装,不是在创作。

② AI的强项:快,而且怪

AI写诗快得吓人。你一分钟憋出两个字,它一分钟能写一百首。而且它读过的东西多,什么风格都能模仿。李白、杜甫、莎士比亚,说来就来。

而且它没啥条条框框,脑洞很大。它能面不改色地把“蝴蝶”和“黑洞”写在一起,搞出一些人类诗人想不到的奇怪组合。有时候,这种怪,反而挺有意思。

③ AI的硬伤:没活过,写的都是“假”的

AI写的诗,最大的问题,就是假。

一朵假花,做得再真,凑近了闻,没有味道。AI的诗就是这朵假花。它能写出最悲伤的词,但它没伤心过。它能堆砌最美的意象,但它没见过真正的美。

诗的根,是生活。是杜甫看见自家茅草屋被风刮跑时的真实窘迫,是李清照经历家国破碎后的那种万念俱灰。这些东西,AI永远学不会,因为它没活过。

所以你会发现,AI的诗,可以有金句,但很少有完整的、能打动人的全篇。它能模仿“神态”,但没有“灵魂”。现在国外一些诗歌杂志,已经明确说不收AI写的稿子了,就是这个原因。

④ 怎么让AI写出我们想要的东西?

那这玩意儿是不是就没用了?也不是。

你不能指望它自己写出旷世奇作,但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反应超快的工具人。关键看你怎么“使唤”它。

比如,你这么说
“写一首关于风的诗。”
——这样得到的东西,基本都是些空话套话。

换个说法,你试试这样
“现在你是一个失明的老人,坐在门口。你只能用听觉和触觉来写风。风里要有海的味道,也要有青草的味道。写慢一点,就像在回忆一件很久以前的事。”

风的絮语

风,又来了。

我看不见它,就像我看不见很多东西一样。
但我的脸颊记得它。

它先是轻轻地来,像个怕惊扰了谁的孩子,
踮着脚,拂过我额头的皱纹,
那感觉,痒痒的,有点凉,
像很多年前,母亲的手,带着薄茧。

然后,它带来了一些声音,很远,又很近。
是海。

我没见过海,他们说,是无边无际的水。
但风告诉我,海是会呼吸的。
一阵一阵,带着咸咸的,潮湿的味道,
扑在我的脸上,我的嘴唇上,
像极了少年时,第一次出海打鱼,
浪花溅起的滋味。
风里还有海鸥的叫声,被拉得长长的,
一声,又一声,像是喊着谁的名字。

风,开始大起来了。
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被它摇得“沙沙”作响,
像我老伴儿夜里翻身的衣衫声。
它穿过门前的竹林,发出“呜呜”的声音,
像是我小时候,阿爸吹的旧洞箫,
不成调,却满是岁月的味道。

风里,还夹着青草的味道。
那是屋后山坡上的野草,被风压弯了腰,
才肯露出的清香。
我能“听”到它们被风梳理的声音,
细细碎碎,密密麻麻,
像无数只小脚丫,踩在柔软的泥土上。
这味道,让我想起年轻时,
躺在山坡上,看云的日子。
那时候,眼睛还是亮的,
天,也是蓝的。

风,好像累了。
它慢慢地停下来,
只在我的耳边,留下轻轻的呢喃。
像是在告诉我,那些很远很远的故事,
关于海的,关于草的,
关于一个,我再也回不去的时候。

我伸出手,想抓住它,
却只握住了一片虚空。
只有指尖,还留着一丝,
海的咸,和草的香。

看,后一种说法,给了它具体的角色、限制和情感。

这就是窍门:

  • 01 先给它定个角色。 比如“你是个士兵”、“你是个孩子”。
  • 02 再给它加点限制。 比如“不准用‘的’字”、“只能用两种颜色”。
  • 03 最后定个调子。 比如“要开心一点”、“要很绝望”。

你给的指令越具体,它生成的东西就越接近你想要的。它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瞎拼,而是在你画好的框框里,帮你填充细节。

AI这东西,就像一面镜子。它越是会模仿,我们越得想明白,人写的东西,到底好在哪。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取代我们,而是逼着我们去写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写出来的、带着我们体温和伤痕的文字。

有空你也试试,给你脑子里那几个词,看看它能给你变出个啥。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676.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09-16 20:10:00
下一篇 2025-09-17 20:0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