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提示语怎么写?——清晰、具体、有约束,是高效沟通的三要素

让AI写东西,返回的要么是天才般的回答,要么是一堆无实质营养的废话。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问题就出在你的提问上,很多人觉得写提示语(Prompt)像抽奖,靠运气,其实不对。跟AI沟通,像是在操作一台精密机器,并不是搞艺术创作,AI没有脑子,它猜不到你要什么,给的指令含糊不清,只能收到一堆没用的废话。

AI提示语怎么写?——清晰、具体、有约束,是高效沟通的三要素

本文文章告诉你,怎么跟AI好好沟通,不用花里胡哨的技巧,记住三个词就行:清晰、具体、有约束。懂这三点,AI才能是你的得力干将。

第一章:清晰 —— 别让AI猜

清晰,是所有要求里的第1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你说不清楚,AI只能瞎蒙,结果好坏全看天意

1.1 WHY?

AI的工作方式,说白了,就是匹配数据,它不会推理。你跟它讲“写个营销文案”,它就懵了,什么产品的文案?给谁看?发哪里?它不知道,也没法问你。它只能从数据库里找最普通、最安全的模板给你,结果就是一篇正确的废话。

来看个例子:

  • 一个烂指令: “介绍一下市场营销。”
  • AI会给你: 一段从百科抄来的定义,干巴巴的,没法用。
  • 一个好指令: “给刚入行的新人解释一下‘数字营销’这个概念,要说人话,然后举三个例子。”
  • AI能给你: 一篇小白能看懂的短文,里面清楚地解释了什么是数字营销,还可能举了像“内容营销”、“社交媒体广告”这样的例子。

1.2 怎么才能说清楚?

① 大白话。 别跟AI玩文字游戏,它听不懂,什么比喻、双关,都省省,指令越直接越好。

② 明确要它“干什么”。 是要“总结”,还是要“扩写”,或者是“翻译”、“对比”?把动词说清楚。比如,“总结这篇文章,列出三个重点”,就比“看看这篇文章”要好。

③ 大任务拆成小任务。 别指望一口吃个胖子。比如,不要说“帮我做个商业计划”。AI做不了这么复杂的事。你应该一步一步来:

  • “第一步,帮我分析一下20到30岁年轻人的咖啡消费习惯。”
  • “第二步,根据上面的分析,给我三个产品卖点。”
  • “第三步,用这三个卖点,写一段100字的广告词。”

拆开来,AI就能准确地完成每一步。

第二章:具体 —— 把背景信息喂给它

“清晰”是告诉AI往哪走,“具体”就是给它一张详细的地图。没有细节和背景,AI就算方向对了,也只会给你一些空洞的东西

2.1 “具体”就是AI的燃料

上下文信息对AI太重要了。把AI当成一个能力很强,但刚来公司第一天,什么都不了解的实习生,你得把项目背景、客户资料都给他,他才能干活,不然,他只能凭着自己的“通用知识”乱来。

2.2 怎么做?

① 提供背景。 要AI干活前,先花几句话介绍一下情况。比如,要AI写个邮件,就得告诉它:“这是一封催客户付款的邮件,我们跟这个客户合作三年了,关系还不错,所以语气不能太强硬。”

② 给一个角色。 这是个超好用的方法。让AI扮演一个角色,它就会用那个角色的口吻和知识来回答你。

  • 例子: “你现在是一个专业的健身教练,帮我设计一个适合居家锻炼的燃脂计划,我没有任何器械,而且是个新手。”

③ 告诉它内容是给谁看的。 AI知道读者是谁,就会调整说话的语气和用词的难度。

  • 例子: “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通货膨胀’,要讲给一个小学生听,多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冰淇淋涨价了。”

④ 给它一个例子。 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先做一个样子给它看。AI学得很快。

  • 例子: “我需要你帮我润色句子。比如,输入‘这个功能很好用’,输出‘这个功能让你工作起来事半功倍’。现在,你帮我把‘这个产品质量不错’这句话润色一下。”

第三章:有约束 —— 画个框,别让它乱跑

“有约束”就是给AI套上缰绳。不给它限制,它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想到哪写到哪,最后给你一堆没法用的东西。约束不是限制它的发挥,是让它的发挥正好落在你想要的范围里

3.1 “约束”是保证结果可用的模具

通过设定明确的条条框框,你能控制输出结果的方方面面,省掉自己后期修改的工夫。

3.2 如何约束

① 格式。 就是要求用什么格式输出。

  • 例子: “把这两个产品的优缺点,用一个表格列出,左边是优点,右边是缺点。”

② 长度。 限制字数、段落。

  • 例子: “把这篇长文章,总结成一个不超过200字的版本,只要三个关键点。”

③ 风格和语气。 明确告诉它要用什么样的口吻来写。

  • 例子: “写一段欢迎新同事的文字,语气要活泼一点,幽默一点,别太严肃。”

④ 内容约束。 规定好必须包含什么,或者不能提什么。

  • 例子: “写一段我们公司的介绍,一定要提到我们有20年的历史和环保认证,但是不要提具体的价格。”

第四章:组合用 —— 打造提问公式

懂了上面3点,可以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提问习惯公式,这能帮你稳定地获得高质量回答

4.1 简单的提问公式

不用记复杂的框架名字,就记住一个提问的“配方”就行了:角色 + 背景 + 任务 + 约束

用这个公式来造个句。

  • 场景:写小红书文案
    • “[角色]你是一个很懂年轻人心理的小红书博主。[背景]我要推广一款叫‘清醒Sober’的无酒精啤酒,目标客户是注重健康又想社交的年轻人。[任务]帮我写3条小红书文案。[约束]每条不超过100个字,要带上#无酒精啤酒 和 #健康局 两个标签,结尾要引导用户评论。”
  • 场景:写代码
    • “[角色]你是个Python编程高手。[背景]我有个Excel文件,里面有两列,‘日期’和‘销售额’。[任务]写个Python脚本,帮我算出每个月的总销售额。[约束]代码里要有注释,告诉我每一步是干嘛的,最后把结果打印出来。”

4.2 最重要的:多跟它聊

没人能一次就把提示语写完美,你第一次问,AI给的结果可能只有60分。没关系,你可以根据它的回答,接着问,补充信息,调整要求。

比如,写的文案太平淡,你就可以接着说:“不行,这个太普通了。能不能用更俏皮一点的语气再写一遍?”

把跟AI的互动看成一次对话,通过你来我往的调整,打磨结果到最好。说到底,写提示语,其实是训练怎么把一个问题想清楚、说明白,这个能力,不管有没有AI,都很有用。它要求把目标定义清楚,把步骤拆解明白、要求说得具体。当你能用清晰、具体、有约束的方式跟AI沟通时,会发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跟着变强了。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663.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09-15 23:40:39
下一篇 2025-09-16 20:05: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