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纳闷,为啥别人用AI能画出惊艳的图、写出深度的报告,你手里那个AI却只会说车轱辘话?
问题不在AI,在你跟它沟通的方式。普通人只会下命令,高手懂得怎么对话。高手用的那套方法,就叫提示词技巧。

下面这8个技巧,是我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学会了,你也能让AI脱胎换骨。
① 给AI一个人设
你别把AI当机器,把它当成一个具体的人,一个专家。你先告诉它“你是谁”,它才能更好地干活。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你给AI一个角色,它就会调动所有跟这个角色相关的知识和说话方式。
举个例子:
- 普通人:“写个营销文案。”
- 这种话等于没说,AI只能给你一堆没法用的套话。
- 高手:“你现在是小红书上的一个美食博主,有50万粉丝。你要写一篇笔记,推荐一款自热小火锅。笔记要突出一个人在家也能吃得很爽的感觉,文字要口语化,多用emoji,最后要引导大家去评论区聊聊自己最爱加什么配菜。”
- 你看,角色、平台、任务、风格、目标都说清楚了,AI给你的东西才能直接用。
② 把规矩讲清楚
光有人设还不够,你得告诉AI具体要干啥,还有哪些事不能干。这就好比给它画了个框,让它在框里面做事,别跑偏。
你得明确告诉它目标是什么,有什么限制。
比如,你想让AI写个商业计划。
- 别说:“帮我写个商业计划。”
- 要这样说:“你是一名商业顾问,帮我写一份给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书。计划书是关于一个线上宠物零食店的。里面必须有四个部分:市场分析、产品特色、营销策略、财务预测。整篇报告不能超过5页。”
③ 把前因后果说给它听
AI不知道你脑子里想什么,也不知道你的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你必须把背景信息喂给它。你给的信息越多,它就越懂你。
把它当成一个刚加入团队的新同事,你得把情况同步给他。
比如你想润色一段文字。
- 别光扔一段文字过去说:“帮我改得好点。”
- 要这样说:”我这段话是要放在一个产品发布会PPT里的,听众是我们的代理商。目的是让他们听了之后有信心进货。你帮我把这段话改得更有煽动性,更有说服力,让他们感觉这个产品能帮他们赚大钱。”
④ 让它按你想要的格式交作业
如果你希望AI给你的东西能直接用,比如复制粘贴到表格里,那就直接命令它用指定的格式输出。这能省掉你很多整理的功夫。
想让它做什么,就直接说。
比如,对比三款手机。
- 可以这样说:“用一个Markdown表格对比三款手机:iPhone 15, 三星S24, 小米14。表格里要有这几项:价格、摄像头像素、电池容量、屏幕尺寸。”
- 这样出来的结果,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⑤ 别指望一次搞定,多跟它聊几轮
别把AI的第一个回答当成最终答案。那只是个初稿。你要像跟一个下属讨论方案那样,不断提要求、给反馈,让它一轮一轮地修改。
好的结果都是磨出来的。
AI给了初稿之后,你可以接着说:
- “这个文案不错,但‘方便’这个点不够突出,再强调一下。”
- “你说的第三点,有没有具体的数据能证明?”
- “把这段话的语气换成更严肃专业的。”
⑥ 让它“边想边说”
遇到复杂的问题,直接问AI答案,它可能会瞎猜。你可以让它把思考的步骤写出来,这样准确率会高很多。
方法很简单,在你的问题后面加一句:“我们一步一步来思考。”
比如这个脑筋急转弯:“一个农民有17只羊,除了9只以外都死了,他还剩几只?”
- 直接问,AI可能会算错,算出8只。
- 你换个问法:“一个农民有17只羊,除了9只以外都死了,他还剩几只?我们一步一步来思考这个问题。”
- AI就会开始分析:“‘除了9只以外都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有9只羊是活着的。所以,农民还剩9只羊。” 答案就对了。
⑦ 给它打个样
有时候,说一大堆要求,不如直接做个示范给AI看。你先给它一两个例子,告诉它“照这个样子做”,它就明白了。
这招特别适合需要固定风格或者格式的任务。
比如,你想让AI帮你总结客户反馈。
- 你可以先示范一下:
我:“把客户反馈总结成‘痛点’和‘需求’。
反馈1:‘你们这个软件太卡了,点一下要等半天。’
总结1:痛点:软件性能差,响应慢。需求:优化软件性能。现在,你来总结这条反馈:‘要是能有个夜间模式就好了,晚上用太刺眼了。’” - AI就会学着你的样子输出:
“痛点:缺少夜间模式,夜间使用体验不佳。需求:增加夜间模式功能。”
⑧ 把所有招数组合起来用
真正熟练的人,不会只用上面的一招半式,而是会把这些技巧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固定的“公式”。这样提问,既全面又高效。
你可以自己建一个模板,每次提问都往里填空。比如下面这个叫CRISPE的框架就很好用,我把它改得简单点:
- 角色 (Capacity & Role):你是一个什么专家?
- 例: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
- 请求 (Request):你要它干什么?
- 例:我儿子5岁,昨晚开始发烧38.5度,有点咳嗽,没精神。请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并提供家庭护理建议。
- 背景 (Insight):有什么额外情况需要它知道?
- 例:家里没人感冒,他这周没去幼儿园,昨天下午在小区玩了两个小时滑梯。
- 风格 (Style):希望它用什么语气说话?
- 例:请用简单易懂的话告诉我,就像跟家长在诊室里聊天一样,不要说太多专业术语。
- 格式 (Parameters):对输出格式有什么要求?
- 例:请分点列出,第一部分是可能的原因,第二部分是护理步骤,第三部分是什么情况下必须马上去医院。
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发给AI,它给你的回答,绝对比你只问一句“小孩发烧怎么办”要靠谱一百倍。
把AI当成一个有能力的实习生,而不是一个有求必应的神。把话说清楚,给足信息,多点耐心,你会发现,它真的很好用。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