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玩AI画图,开头几天觉得新鲜,好像什么都能干,可没多久就会发现,自己生成的图跟网上那些高手作品,完全是两码事。自己的要么奇形怪状,要么平淡无奇,总感觉AI没用好,也不知道怎么用好。
问题呢,当然就出在“提示词”上。跟AI沟通,就像给一个厨艺精湛但脑子不太灵光的机器人下菜单,你说“随便做个好吃的”,很可能会端上来一盘乱炖,但如果你把菜名、食材、火候、摆盘都写得清清楚楚,它就能给你复刻出米其林大餐。这份指南,就是教你怎么做好这张“菜单”。

01 先搞懂AI怎么想的
别急着抄关键词。先弄明白AI的“脑回路”,你才能把话说进它心里去。你的指令写得再花里胡哨,结构不对,逻辑混乱,它照样给你画出一堆垃圾。
① 一条好指令,都包含什么
一条能出好图的指令,拆开看,基本都由这几个零件组成:
- 主体: 你到底要画啥?一个宇航员?一只橘猫?一栋房子?这是最核心的东西,必须第一个说清楚。
- 细节: 主体长什么样?宇航员的头盔有划痕。橘猫胖乎乎的,一脸不高兴。房子是木头的,门口有棵歪脖子树。细节越多,画面就越具体。
- <strong>风格:</strong> 你想要什么感觉的画?梵高那种油画?日本动漫那种?还是照片一样真实的?风格决定了画面的气质。
- 构图和光线: 这部分很关键,决定了图够不够“专业”。是从下往上拍,显得高大?还是从远处拍,显得辽阔?光是从窗户照进来的,还是从头顶打下来的?这些词能直接控制画面看起来的样子。
- <strong>参数:** 这是给AI下达的技术命令。比如画面的长宽比是–ar 16:9,画风的自由度–stylize 750。这些是保证出图不出格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 不同AI,有不同“脾气”
你要知道,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这两个工具,性格不一样。
- Midjourney 是个艺术家。它喜欢听有感觉、有氛围的描述。你跟它说话,可以像写诗一样,词的顺序很重要,排在前面的词它会更重视。
- Stable Diffusion 是个工程师。它需要的是精确、没有歧义的指令。你最好用逗号把一个个关键词隔开,像打标签一样。它对语法的要求更严格,但也给了你更精细的控制权。
③ 废话少说,用词要准
AI听不懂人类的感情。你跟它说“悲伤”,它不知道怎么画。你得把“悲伤”翻译成画面。
别说:“一个悲伤的男人”。
要说:“一个男人,坐在吧台,低着头,面前放着一个空酒杯,窗外在下雨”。
你看,后者全是具体的画面元素,AI一下就懂了。
④ 好图是改出来的
别指望一次就能写出完美的提示词。高手出图的过程,更像是“你画我猜”的反复修改版。
你先给个大概的指令,AI给你画个草稿。你一看,不对,人物表情太僵硬,背景太乱。行,那就改提示词,加上“微笑的表情”,再用负面词去掉“杂乱的背景”。这么来回调整几次,图才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02 你的词汇“弹药库”
下面这些词,是我自己常用并且觉得效果很好的。你可以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弹药库”,需要什么就来翻一翻,自由组合。
① 主体、角色与场景
想画个人,不能只说“一个女人”。她是谁?在干嘛?
- 身份: 一个身经百战的女战士,或者 一个在实验室里工作的生物黑客。
- 神态: 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或者 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
- 动作: 正从一栋爆炸的建筑里冲出来,或者 蹲在屋顶上擦拭她的狙击枪。
想画个场景,也一样。
- 自然景观: 长满发光蘑菇的森林,能倒映出星空的水晶洞穴。
- 人造建筑: 赛博朋克风格的香港夜市,被植物爬满的废弃空间站。
② 艺术风格与材质
只说“画”,太笼统了。你想画成什么样?
- 流派: 巴洛克风格、浮世绘风格、包豪斯设计风格。
- 学某个画家: in the style of Zdzisław Beksiński(贝克辛斯基,波兰的黑暗奇幻大师),in the style of Moebius(墨比斯,法国的科幻漫画大神)。加上这些,AI会立刻模仿他们的笔触和色调。
- 材质: 水粉画、木刻版画、羊皮纸上的墨水手稿。这些词能让画面更有质感。
③ 构图、光影与镜头
想让你的图看起来像电影截图,下面这些词是必备的。
- 视角: dutch angle(倾斜镜头,能增加紧张感),worm’s-eye view(从下往上看的虫子视角,能显得主体很高大)。
- 光线: rim lighting(轮廓光,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开),crepuscular rays(丁达尔效应,就是从云层或树林里透出来的光束),caustics(焦散,光线通过水面或玻璃后产生的亮斑)。
- 镜头效果: anamorphic lens flare(宽银幕电影里那种横向的炫光),motion blur(动态模糊,表现速度感),sharp focus(焦点锐利,主体清晰)。
03 几个让画变牛的技巧
掌握了基本词汇,再学学这几招,你的图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
① 权重:让AI分清主次
权重就是告诉AI,指令里的哪个词更重要。
- 在Midjourney里,用 ::。比如 一个女孩::2 拿着一个苹果::1,AI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画好女孩上,苹果只是次要的。
- 在Stable Diffusion的某些工具里,用 (关键词:1.3)。这代表把这个词的重要性提高30%。这个功能在解决两个东西粘在一起(比如手和杯子融了)的时候特别好用。
② 负面提示词:规定什么“不画”
这是个很重要的功能。AI经常会犯些低级错误,比如画出六根手指的手。负面提示词就是你的“黑名单”,把所有不想要的东西都写进去。
下面这段是我自己整理的,可以直接复制去用,能过滤掉大部分常见错误: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 normal quality:1.4), morbid, mutilated, extra fingers, fused fingers, poorly drawn hands, bad anatomy, malformed limbs, missing arms, missing legs, extra arms, extra legs, blurry, out of focus, text, watermark, signature, jpeg artifacts.
③ 以图生图:给AI一个参考
这个功能很实用。你可以自己随便画个草图,或者找一张你喜欢的构图、配色的照片,把它丢给AI。AI就会以这张图为基础,结合你的提示词去创作。这样出图的方向会可控得多。
④ Seed值:保存你的“好运气”
你偶尔会抽卡一样,生成一张特别惊艳的图。这时候,赶紧把这张图的Seed值(种子值)记下来。它就相当于这张图的“配方编号”。
以后,你就可以固定住这个Seed值,然后只微调提示词里的几个字。这样做,画面的整体结构、人物长相基本不会变,但细节可以不断优化。做系列图或者想保持角色统一性,全靠它。
04 来,实际操作一遍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走一遍完整的流程。
案例:画一个“有故事”的赛博朋克僧侣
① 脑子里的想法: 一个在未来世界修行的和尚。
② 第一版指令 (很可能翻车): A monk in a futuristic city.
- 出来的图,估计就是一个古代和尚站在了科幻背景前面,两者格格不入。
③ 第二版指令 (加细节): A cybernetic monk meditating, in a neon-lit city, raining, cyberpunk style.
- 好多了,至少方向对了。但画面可能还是有点平,不够震撼。
④ 第三版指令 (加入镜头和光线): Extreme close-up portrait of a cybernetic monk, glowing circuit tattoos on his face, eyes closed in deep meditation, raindrops glistening on his metallic skin, surrounded by holographic koi fish, background is a blurry neon-lit tokyo street at night, cinematic lighting, moody and atmospheric.
- 你看,指令变长了,但画面也立刻在脑子里浮现出来了。每一个词都是一个具体的画面信息。
⑤ 最终版 (加上权重和参数,精益求精):
- 提示词: (hyperrealistic portrait:1.2) of a cybernetic Tibetan monk, intricate glowing circuit tattoos on his weathered face, eyes closed in deep meditation, (glistening raindrops:1.3) on his metallic skin, surrounded by swirling holographic koi fish, in the style of Blade Runner 2049, cinematic lighting with strong rim light, moody and atmospheric, 8K, photorealistic, sharp focus. –ar 4:5 –stylize 750
- 负面提示词: cartoon, 3d render, anime, drawing,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1.4), blurry, bad anatomy

按照这个最终版的指令去生成,出来的图,质量肯定不会差。
这份东西不是让你背的。AI绘画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不断尝试。把这些词汇和技巧当成你的乐高积木,去自由组合,去搭建你自己的世界。玩得多了,你自然会形成一套自己的说话方式,那时候,AI就成了你手里最听话的画笔。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