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输出内容的质量,直接和输入的提示词挂钩。一个好的提示词能让AI给出精准、有用的回答,而一个模糊的指令只会得到一堆通用、派不上用场的文字。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就是研究如何设计输入指令,以获得更好输出结果的技术。下面会介绍三种具体的提示词技巧:零样本、小样本和思维链。

写好提示词的基本功
写提示词有一些基本框架。掌握这些能让指令的效果好很多。一个叫CRIS的框架就包含了四个核心要素,很有用。
- C – 上下文 (Context): 先告诉AI这件事的背景信息。如果什么背景都不给,AI的回答就会很空泛。
- 比如: 不要只说“写一封邮件”。
- 应该说: “我是一家健身房的经理,现在要给三个月没来锻炼的会员写一封营销邮件,目的是吸引他们回来。”
- R – 角色 (Role): 给AI分配一个角色。这能让它的回答带有特定身份的口吻和知识。
- 比如: 不要只说“分析这份财报”。
- 应该说: “你是一名有15年经验的财务分析师,请分析这份财报。”
- I – 指令 (Instruction): 任务必须说得清楚、具体。指令越明确,AI执行起来就越不容易出错。
- 比如: 不要说“给我一些建议”。
- 应说: “根据这份市场报告,为我的咖啡店提出三个具体的营销建议,并说明每个建议的预期效果。”
- S – 风格/格式 (Style/Format): 直接规定好输出的格式和语气。这样省去了自己后期编辑的麻烦。
- 比如: 不要说“总结一下内容”。
- 应该说: “请用无序列表的形式,总结出这篇文章的5个核心要点,语言风格要正式、客观。”
零样本提示:直接下指令
零样本(Zero-Shot)提示是最常见的用法。它的意思是,不给AI任何参考范例,直接下达一个任务,让它依靠自身知识库来完成。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处理一些通用任务很快。比如翻译句子、解释名词、或者想一些创意的点子。
但是,直接下指令也需要技巧。指令的精确度决定了结果的质量。
看一个例子:
一个模糊的零样本提示:总结一下冥想的好处。
这样得到的内容可能就是网上随便都能搜到的几条。
一个精确的零样本提示:你是一名健康专栏作家,请为压力大的上班族写一篇短文,介绍冥想的三个实际好处。每个好处都要有具体的情景举例,比如如何应对开会前的紧张。全文控制在300字。
后者给出了角色、目标读者、内容要点和字数限制,AI生成的文章就会更有针对性,可以直接使用。
小样本提示:给AI看几个例子

有些任务光靠直接指令效果不好,特别是需要特定格式或遵循某种规则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用小样本(Few-Shot)提示。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提出真正的问题之前,先给AI一两个已经完成的“输入-输出”范例。AI会学习这些范例的规律,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处理新任务。
这种方法在数据提取、内容分类这种任务上表现很好。
举个从文本里提取信息的例子。
任务: 从用户评论中提取出城市和反映的问题类型,并以JSON格式输出。
范例1:输入:我在上海买的这双鞋,穿了两天就开胶了。输出:{“city”: “上海”, “issue”: “质量问题”}
范例2:输入:北京这边的售后电话怎么一直打不通?输出:{“city”: “北京”, “issue”: “客户服务”}
现在,处理这个:输入:希望你们在深圳的店里能增加更多款式。输出:
AI看到前面的范例后,就明白需要提取“城市”和“问题类型”,而且知道“增加款式”属于“产品建议”。它会按照给的JSON格式,生成 {“city”: “深圳”, “issue”: “产品建议”}。
使用小样本提示,关键在于范例的质量和一致性。范例错了,AI就会学错。
思维链:让AI展示思考过程

遇到需要推理的复杂问题,比如数学题或者逻辑题,AI很容易直接给一个错误的答案。因为它跳过了思考步骤。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技巧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用法是引导AI把思考的步骤一步步写出来,而不是直接跳到结论。这样不仅能提高最终答案的准确率,也能让人检查它的推理过程是否有问题。
激活思维链,有2种简单的方法。
第一,在小样本提示里加入思考过程。
第二,也是更简单的一种,是在指令的最后加上一句“魔法咒语”:“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
看一个数学题的例子:
一个没有思维链的提示:小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又吃了2个,后来他妈妈又给了他一盒6个的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
AI可能会直接心算出错,给一个错误的数字。
一个带有思维链的提示:小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又吃了2个,后来他妈妈又给了他一盒6个的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
AI的回答就会是:
好的,我们一步步来计算。1. 小明一开始有15个苹果。2. 他给了小红3个,剩下 15 – 3 = 12个。3. 他又吃了2个,剩下 12 – 2 = 10个。4. 妈妈给了他一盒6个的苹果,现在有 10 + 6 = 16个。所以,小明现在有16个苹果。
这个答案就是对的,而且过程清晰。
组合使用:解决复杂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一个复杂问题通常要把这些技巧组合起来用。
好比,写一份行业分析报告。
- 先用CRIS框架设定好基础: “你是一名资深行业分析师,为一家想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资公司撰写一份报告。”
- 接着用小样本提示规定风格: 给一段你要的、风格客观、数据翔实的分析段落作范例。
- 最后引导深度分析: “请先分析当前市场的三个主要竞争对手,再评估市场增长潜力,最后提出进入市场的两种策略并比较优劣。而且详细说明分析步骤。”
这样组合用,就能引导AI完成一个结构复杂、逻辑清晰、风格统一的深度任务。掌握这些方法,才能让AI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工具。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