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引擎优化——AI时代内容营销的必然选择

过去二十年,我们都在研究怎么让自己的网页链接排在谷歌和百度前面。现在,用户不点那些链接了,而是直接问AI,像跟人聊天一样,然后AI给出一个整理好的答案。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当用户都不点击网页了,我们做的内容给谁看?

过去那套叫SEO,搜索引擎优化。目标是抢占搜索结果页的好位置。现在这套新玩法,叫GEO,生成式引擎优化。目标变了,不再是抢位置,而是要让AI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心甘情愿地用你的内容、提你的品牌、讲你的观点。这事儿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想在AI的世界里做内容营销,非走不可的一条路。

生成式引擎优化——AI时代内容营销的必然选择

洞悉GEO的真实面貌

想搞懂GEO,先得把脑子里的“关键词”思维扔掉。GEO不是琢磨用户会搜什么词,而是琢磨用户会问什么问题。

GEO干的事,就是让你品牌的所有内容、数据和知识,都变得特别专业、可信,有真实经验在里头。这样一来,AI模型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就会优先用你的东西。

怎么判断GEO做得好不好?标准很简单,看“答案占有率”。就是用户问一万个跟你行业相关的问题,AI给出的答案里,有多少内容是出自你的?你的品牌被AI提到了多少次?形象好不好?这才是关键。

AI也不是凭空变出答案的。它就像一个超级学霸,把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都看了一遍。GEO的玩法,就是做个“投喂员”,把最有营养、最干货的知识“喂”给AI。你喂的东西质量高,AI就信你,以后回答问题自然就用你的观点。

那SEO就没用了吗?也不是。SEO是基础,是帮你把路修好。网站打不开、手机上乱码、结构乱七八糟,AI的抓取程序看都懒得看你,内容再好也白搭。SEO保证了AI能顺利地找到你、读懂你。GEO是在这个基础上,让AI从“读懂你”变成“信任你、引用你”。

GEO把SEO的一些老规矩给颠覆了。以前讲究“外链为皇”,现在一条高质量外链,可能还不如你的某句话被AI直接引用来得实在。因为链接传递的是“权重”,而被引用,传递的是“信任”。

而且,用户的提问方式也变了。没人再搜“北京 烤鸭 店”,而是直接问“周末带外地朋友去吃烤鸭,哪家店不排队又有特色?”你看,问题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像聊天。这就要求我们优化的对象,不再是孤零零的几个词,而是你的品牌、创始人、产品这些“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大的变化是,搜索结果页本身可能就是终点。AI直接在第一屏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你可能根本就不想点开任何网页了。这意味着,品牌必须就在AI给出的那个答案小框框里,完成自我展示。

重塑内容营销的战略

光懂道理没用,得知道怎么干。这需要从根上改变做内容的方式。

第一条,把E-E-A-T当成内容的命根子

E-E-A-T是谷歌搞出来的一套标准,意思是经验(Experience)、专业(Expertise)、权威(Authoritativeness)、可信(Trustworthiness),AI特别认这个。

①经验
内容要有“过来人”的味道。别东拼西凑,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比如你评测一款相机,就得有自己拍的样张,最好是RAW格式原图。还得讲讲你在什么天气、什么光线下拍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种带着体温的经验,AI最喜欢。

②专业
少写大路货。如果你是卖咖啡豆的,就别写“咖啡提神醒脑”这种废话。你应该写一篇《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产区不同处理法的风味差异对比》,讲清楚日晒、水洗、蜜处理出来的豆子,冲出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把一个点挖深、挖透,建立起专业壁垒。

③权威
权威不是自己说的,是别人给的。你的文章被行业大牛转发了,你的创始人被知名媒体采访了,你公司拿了行业大奖,这些都是权威的证明。网站上也要把作者的来头写清楚,他是谁,干过什么,有什么资历,附上他的社交账号链接。

④可信
内容要老实。引用的数据,给出原始报告的链接。自己的观点和客观事实,要分清楚。别用那些模棱两可、夸大其词的话。网站上把公司地址、联系电话写清楚,让别人知道你是个正经做事的。

第二条,用“答案思维”去做内容

别总想着写一篇“文章”,要想着制造一个一个的“答案”。把你的内容做成一个“答案零件库”,方便AI随时来取用。

A.内容要“原子化”
把一个大主题,拆成无数个能直接回答问题的小模块。
比如你要写“如何理财”,可以拆成:

  • “月薪五千怎么开始理财?”
  • “理财和投资有什么区别?”
  • “常见的理财工具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 “基金定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个可以直接回答用户问题的“答案原子”。

B.内容要“结构化”
用机器能看懂的方式,给内容贴上标签。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Schema标记。这是一种代码,能告诉AI“这块内容是FAQ”、“这个人是作者”、“这个东西是产品”。你标记的越清楚,AI理解起来就越省劲。比如写一篇菜谱,用Schema把食材、步骤、烹饪时间都标记出来,AI就能直接把它变成语音,让智能音箱读给你听。

第三条,别只盯着文字,图片视频都要搞

AI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光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都是它的武器库。

  • 图片:每张图都要写清楚ALT文本,就是图片的文字说明。文件名也别用“IMG_1234.jpg”,要用“红烧肉的具体步骤图.jpg”。AI看不懂画,但看得懂字。你告诉它这是什么,它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把图亮出来。
  • 视频:YouTube是AI的大型学习资料库。视频的标题、简介都要优化好。最关键的是,要配上准确的字幕文件。AI可以通过字幕,知道你视频里每一秒钟在讲什么。当用户问“怎么给吉他换弦”,一个配了字幕的教学视频,被AI推荐的概率就大得多。

第四条,让“品牌”本身就成为答案

GEO的终极目标,是当用户问到某个问题时,AI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你的品牌。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主动去构建品牌的“知识图谱”。

①先定义好你的核心“实体”。比如你的公司、你的创始人、你的核心产品、你的专利技术。

②然后在全网,包括官网、百科、行业网站、媒体报道里,反复、一致地介绍这些实体。确保信息都是统一、准确的。

③最后,用内链和技术手段,把这些实体关联起来。你要让AI清楚地知道:创始人A,用技术B,做了产品C,解决了用户D的问题。这样,AI才能完整地理解你品牌的价值。

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

具体怎么动手?

内容创作流程要改

  • 找选题的时候,别光看关键词工具。直接去问ChatGPT:“关于学英语,新手一般会问哪些傻问题?”“高手会关心哪些问题?”AI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
  • 写东西的时候,把AI当成你的助理。让它帮你查资料、写大纲、润色文字。但核心的观点、真实的经验,必须你自己来写。AI负责搭骨架,你负责注入灵魂。
  • 内容发出去之前,自己先审一遍。这篇文章直接回答了某个问题吗?有没有提供清晰的步骤?格式是不是方便AI抓取?

技术上要配合

  • Schema标记要用好,用细。一篇评测,产品、评分、作者,能标记的都给它标记上。这就像给AI递上一份说明书,告诉它你这篇内容的里里外外。
  • 除了等AI来抓你,还可以主动“喂”给它。比如通过API接口,把你的内容库开放给AI模型。当然,这是大公司才需要考虑的事。

看两个例子

01.一家卖企业财务软件的公司
他们不写“财务软件的重要性”这种空话。他们写《小微企业如何利用SaaS工具,将报销审批流程时间缩短70%》。文章里有详细的操作截图、客户的真实案例、还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流程模板。当一个公司老板问AI“怎么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率”,AI给出的建议里,很可能就会引用这家公司的文章,甚至直接推荐他们的软件。

02.一个讲科学护肤的品牌
他们搞了一个“成分百科”栏目。把视黄醇、烟酰胺、玻色因这些热门成分,每一个都请皮肤科医生写一篇讲透的文章。从作用原理、临床数据,到使用方法、副作用,都用问答的形式写得清清楚楚。当一个用户问“第一次用视黄醇,要注意什么?”AI生成的答案,大概率会从这里面“抄作业”,因为它足够权威、足够可信、格式还特别好用。

未来的挑战和机会

这条路不好走,有很多问题。

最大的麻烦就是“零点击”。用户在搜索页就拿到答案了,不来你的网站,你的流量怎么办?广告收入怎么办?这逼着我们重新思考内容的价值,不能只盯着流量看了。

还有版权问题。AI用了你的内容,算不算抄袭?要不要给你钱?这些问题现在还是一笔糊涂账。

而且AI的算法是个“黑箱”,你很难搞清楚它到底喜欢什么。不像SEO,还有些规律可循。

但机会也很大。

以后要优化的不光是搜索引擎,还有智能音箱、汽车里的语音助手。你的内容需要像水一样,在所有AI设备里都能流畅地呈现。

AI还能提供超级个性化的答案。它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回答。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把内容做得更细、颗粒度更小,像一个个乐高积木,方便AI随时调用和重组。

GEO的终极形态,可能AI会主动给你提供服务。它发现你买了去海边的机票,就会主动帮你推荐防晒霜。这时候,哪个防晒霜品牌能给AI提供最可靠、最全面的知识,哪个品牌就赢了。品牌不再是等用户来搜,而是成了用户AI助理的“知识顾问”。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旧的玩法正在失效,新的规则正在建立。现在开始布局GEO,就是为未来买一张门票。这需要我们像做学问一样去做内容,老老实实,不说假话,提供真正的价值。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清楚了。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807.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09-26 20:01:00
下一篇 2025-09-26 20:10: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