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内容AI总不推荐?学会AI结果优化,轻松霸屏!

你有没有发现,你吭哧吭哧写了半天的文章,发出去就跟石头扔进水里一样,响都不响一下。看着那点可怜的阅读量,是不是特想骂人?你可能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或者平台故意跟你作对。但你想过没,问题可能出在,你根本不了解现在谁说了算。

微信、头条、知乎这些地方,早就不是编辑推荐你上首页的年代了。你的文章能不能被人看见,全靠一个叫“AI推荐系统”的东西。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程序,它有自己的脾气和喜好。你不按它的规矩来,写得再好也白搭。

想让自己的内容被人看到,就得换个脑子。以前我们研究搜索引擎优化(SEO),是琢磨怎么让用户搜到我们。现在得研究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是琢磨怎么让AI喜欢我们,主动把我们的内容推给用户。这篇文章不扯那些虚的,就给你讲讲这个AI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以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它高看你一眼,把流量给你。

为什么你的内容AI总不推荐?学会AI结果优化,轻松霸屏!

第一章 扒开AI推荐的皮,看看里面是啥

想让AI推荐你,你得先知道AI是怎么想的。平台的AI系统,目标很单纯,就是让用户在APP里待得越久越好。为了这个目标,它会拼命找那些用户爱看、愿意花时间看的内容。

一 AI怎么猜你喜欢什么

AI猜你心思,主要靠下面这几招。

① 协同过滤
这名字听着复杂,说白了就是“人以群分”。系统会记录你看过什么、点赞过什么,然后找到一大堆跟你兴趣差不多的人。接着,就把这群人喜欢但你还没看过的东西,推给你。比如你最近老看“二手房改造”的视频,系统就会把同样爱看这类视频的用户标记成“同类”,然后把他们点赞过的“刷墙教程”、“便宜家具”也推给你。

② 基于内容的推荐
这招更直接。AI会给每篇文章或视频打上一堆标签。你写的文章,它会拆开分析,打上“职场”、“PPT技巧”、“Excel函数”之类的标签。同时,AI也给你打了标签,比如“关注效率工具的上班族”。当文章的标签和你的标签对上了,文章就可能出现在你的信息流里。

③ 深度学习
现在AI学聪明了,不只是简单贴标签。它会用很复杂的模型,分析你更深层的行为。比如你刷一条视频,是快速划走,还是反复看了三遍,这些细节都会被记录下来。头条的推荐系统就是这么干的。它能分析出你嘴上说不喜欢,但眼睛却很诚实的内容,然后给你推更多类似的东西。

二 不同平台的AI,脾气不一样

虽然大道理都差不多,但每个平台的AI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① 微信公众号
微信的推荐一半靠社交,一半靠算法。你朋友点了“在看”,你就有可能看到。但“看一看”里面,就是纯算法的地盘了。微信的AI很看重一篇文章的“读完率”和“阅读时长”。一篇能让人从头看到尾,还愿意留言讨论的长文,在这里很吃香。

② 今日头条
头条就是个纯粹的算法机器。你在这里的任何动作都会被拿来分析。它的逻辑就是,根据你过去的行为,给你喂你最可能喜欢的内容。一篇文章发出去,头几个小时的数据反馈,比如点击率,直接决定了它能被多少人看到。数据不好,就直接打入冷宫。

③ 知乎
知乎的AI有点“文化人”的架子。它在给你推荐内容的同时,还要维护社区的专业氛围。所以,那些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能提供干货的回答和文章,权重就高。比如一个讲芯片光刻机的回答,就算文笔干,只要数据对,引用足,就比一篇辞藻华丽的鸡汤文推荐量高。

三 AI讨厌什么样的内容

知道了AI喜欢什么,也得知道它讨厌什么。

① 抄袭和洗稿
别把AI当傻子。现在的查重技术很厉害,你东拼西凑改几个词的“洗稿文”,它一眼就能看出来。抓到就是降权,没商量。

② 标题党
用夸张的标题骗人点进来,用户发现内容和标题不符,马上就关了。这个“秒退”行为会被AI记录下来。几次之后,你的内容就会被判定为低质量,不再给推荐。

③ 错别字和烂排版
文章里一堆错别字,排版乱七八糟,图片模糊不清,这都影响用户体验。用户看着难受,AI也会觉得你的内容不专业,不值得推荐。

第二章 换个思路:从SEO到GEO

过去,我们做内容,满脑子想的都是SEO(搜索引擎优化)。现在,这套玩法有点过时了,你得学会GEO(生成式引擎优化)。

一 SEO和GEO有啥不一样

SEO的核心是“人找信息”。用户去百度搜“北京哪家火锅好吃”,搜索引擎给你一堆链接,SEO做的就是让你的链接排在最前面。

GEO的核心是“信息找人”。你不用搜,抖音、头条会主动把“北京新开的这家火锅店”视频推给你。GEO要做的,就是让AI觉得你的内容值得被推荐。甚至,当你问AI“推荐个北京的火锅店”,AI会直接用你的内容来生成答案。

简单讲,SEO是让你在搜索结果里排名靠前,GEO是让你成为AI推荐和回答的一部分。

二 GEO到底要我们怎么想

玩转GEO,你得在脑子里装上三个新想法。

① 不光要让用户看懂,还要让AI看懂
用户喜欢看故事、看梗。但AI看不懂这些。AI喜欢的是结构清晰、逻辑分明的东西。你的内容要做到既能让用户看得爽,又能让AI轻松读懂里面的关键信息。

② 从想关键词,到想整个话题
以前写文章,总想着要塞几个关键词。现在不行了。你要围绕一个“主题”去写。比如你想写“减肥”,就不能只盯着“减肥”这两个字。你要把“怎么吃”、“怎么练”、“平台期怎么办”、“减肥食谱”这些相关的话题都写透,形成一个内容网。AI看到你在这个主题下有这么多高质量内容,就会认定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③ 内容要经得起推敲
谷歌有个叫E-E-A-T的原则,意思是内容要有经验、专业、权威、可信。这在GEO时代尤其重要。你写的每句话,都要有依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经验?有没有数据支撑?你得像个写论文的一样,拿出证据来。只有这样,AI和用户才会信你。

第三章 实战手册:手把手教你怎么写

道理都懂了,具体该怎么干?下面就是一套可以直接抄的作业。

一 选题:别瞎猜,用数据说话

好内容的第一步是选对题。选对了,事半功倍。

① 用工具找方向
别自己闷头想。打开微信指数,或者百度的指数工具,把你准备写的几个方向的关键词输进去,看看哪个词的热度更高、上升更快。比如你想写旅游,搜一下“穷游”和“亲子游”,看看最近大家对哪个更感兴趣。我们之前就是看到“办公室收纳”这个词的指数涨得很快,马上安排了一篇,阅读量很不错。

② 建立你的内容库
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确定好你的主攻方向,比如“职场PPT”,然后就围绕这个方向,系统地去规划内容。可以分几个系列,比如“PPT配色”、“PPT动画”、“PPT模板制作”。文章之间可以互相链接。这样一来,AI就会觉得你在这个领域很牛,会给你更高的权重。

二 写作:按这五个步骤来

写出一篇让AI喜欢的内容,可以分成下面五个步骤。

① 标题:一半给用户,一半给AI
一个好标题,要能吸引人点,也要包含关键词让AI抓取。
有个公式可以用:精准关键词 + 能解决什么问题 + 吸引人的钩子。
举个例子:你想教大家用剪映。
普通的标题:“剪映教程”。
好标题:“用剪映做短视频,这3个功能你必须会”。
“剪映做短视频”是关键词,“3个功能”是钩子,“必须会”暗示了价值。

② 结构:给AI画好重点
AI喜欢条理清楚的文章。
用好小标题。文章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用一个小标题说清楚。这就像给AI画好了思维导读。
多用列表。写到要点、步骤的时候,用“1, 2, 3”或者“①, ②, ③”列出来。这样AI很容易就能识别这是关键信息。

③ 内容:说点别人不知道的
现在用AI都能写文章了,你的价值就在于提供AI写不出来的东西。
写之前先搜搜,看看别人都写了啥。然后想,我能提供什么新东西?可以是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个失败的教训,或者一个你总结出来的独家小技巧。这就是你的“信息增量”。
少讲大道理,多讲故事。你讲一个“我去年减肥踩了什么坑”的故事,比你贴一堆“科学减肥理论”要吸引人得多。

④ 排版:内容也需要“颜值”
没人喜欢看密密麻麻的一大堆字。
配几张图。图片要清晰,要和内容相关。
用图表。如果文章里有数据,做成一个简单的图表,比干巴巴的数字要直观。
偶尔插个视频。如果有个操作步骤用视频讲更清楚,就录个短视频插进去。这能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AI会很喜欢这个指标。

⑤ 互动:主动跟用户聊天
评论、点赞这些互动数据,是AI判断内容好坏的重要标准。
文章结尾留个问题。比如写完一篇电影推荐,可以问“你最近看了哪部好电影?”引导大家在评论区聊起来。
有人评论,一定要回复。一来一回,评论区热起来了,AI就会觉得你这篇内容有讨论价值,会给更多推荐。

第四章 发完文章别不管,要看数据

内容发出去,工作才完成了一半。你得学会看后台数据,从数据里找到问题,下次改进。

一 你要看懂这几个关键数据

① 推荐量和点击率
推荐量是AI把你的文章推给了多少人。点击率是这些人里有多少人点了进来。点击率低,直接说明你的标题或封面图不行,得换。

② 读完时长
这个数据很重要。它告诉你用户平均在你的文章上待了多久。如果时长很短,说明你的内容没吸引力,用户点进来就跑了。

③ 互动量
点赞、评论、收藏、分享。这四个数据说明用户有多认可你的内容。特别是收藏和分享,说明用户觉得你的内容很有用,愿意存下来或者转给别人。

二 用A/B测试找到最优解

别凭感觉改。用A/B测试。
比如你不确定哪个标题好。那就写两个标题,A标题发给一部分粉丝,B标题发给另一部分,看哪个点击率高,以后就照着那个路子写。封面图、文章排版,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测试。

三 定期复盘,不断改进

每个月,把你所有文章的数据拉出来看一遍。
火了的文章,分析它为什么火。是选题好?标题起得妙?还是哪个观点引发了共鸣?把成功经验记下来。
扑街的文章,分析它为什么扑。是太自嗨了?内容太空洞?还是排版太丑?找到原因,下次别再犯。
根据复盘的结果,调整你接下来的内容计划。

第五章 未来的内容怎么做

AI发展很快,做内容的方式也在变。

一 学会把AI当助理

ChatGPT这些工具,不是来抢你饭碗的,是来给你打下手的。
你可以让它帮你找资料、列大纲、想标题,甚至写初稿。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交给它,你就能省出时间,专心去想那些有创意、有深度的东西。未来的内容创作,一定是人和AI合作。

二 不光要会写,还要会拍会说

现在的人越来越没耐心看长文章了。视频、音频、直播会越来越重要。AI也能识别这些多媒体内容。
你可以把一篇干货文章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做成一个3分钟的短视频,或者录一期播客。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发出去,能覆盖更多的人。

三 内容会越来越个人化

未来的推荐会准到吓人。AI可能会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这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了。你得把你的目标用户研究得透透的。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有什么烦恼?你得为他们量身定做内容。
好处是,只要你的内容够好、够垂直,哪怕再小众,AI也能帮你找到那群真正欣赏你的人。

最后想说,现在做内容,光会写是不够的。你得像个产品经理一样去想用户要什么,像个程序员一样去想AI的逻辑是什么。别再傻傻地“用心创作”了,开始“用脑子创作”吧。把AI当成你的合伙人,读懂它,利用它,你才能在这个时代,拿到你应得的流量。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876.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10-01 11:53:28
下一篇 2025-10-01 12:13: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