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GEO报价单,一份,一个月几千块,说能用AI帮你写一堆文章。另一份,要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嘴里念叨的都是“知识图谱”、“品牌实体”这些词。价格差得离谱,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老板和市场负责人都懵了:GEO到底是个啥?这钱该怎么花?高价的那个,是真有料,还是纯粹忽悠人?
这篇文章就把这事说明白。我们会把GEO拆开来看,告诉你价格差在哪,最后给你一套能直接用的判断方法。看完你就懂了,GEO报价的差距,背后是思路、技术、人力、目标这些东西的巨大不同。这不光是花多少钱的问题,它决定了在AI直接给答案的时代,你的公司是成为别人嘴里的标准答案,还是变成没人提起的背景板。
01 GEO到底是什么
想搞懂报价,得先弄明白人家卖的是什么。GEO不是什么新潮玩意儿,它是搜索规则变了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玩法。

① 以前的SEO,和现在的GEO,有啥不一样
过去我们搞SEO,逻辑很简单:抢关键词排名。用户在百度搜个词,你想办法让自己的网站链接排在最前面。这套玩法,大家都很熟悉。
现在不一样了。你用过那些AI问答工具没?比如文心一言,或者一些手机APP里的AI助手。
你问它,“新手怎么选第一台相机,预算5000”,它不会给你一堆相机评测网站的链接。它会直接给你一段话,告诉你“5000块可以考虑XX品牌的入门微单,型号是YYY,优点是轻便,缺点是镜头贵…”。
这个“直接给答案”的动作,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的工作,就是想尽办法,让AI在生成上面那段答案的时候,用的就是你公司的观点、数据和产品信息。让你的品牌,成为AI的“知识来源”。
简单说,SEO是抢链接,GEO是抢“话语权”。
② 一张图看懂区别
项目 | SEO (过去) | GEO (现在) |
目标 | 网页链接排在前面 | 成为AI答案的来源 |
打法 | 优化单个网页 | 打造整个公司的“权威形象” |
内容 | 堆关键词,让机器看懂 | 写专业内容,让人和AI都信服 |
信任 | 靠别的网站给你链接 | 靠E-E-A-T原则(经验、专业、权威、可信) |
胜利 | 用户点你的链接 | AI直接引用你的话 |
③ 最大的误解:GEO不是AI内容灌水
市面上很多便宜的GEO服务,干的活其实是这样:用AI写作工具,一天“生产”几十上百篇文章,然后发到你公司的网站上。
这种做法,是在制造信息垃圾。
你想想,AI自己不会创造新知识,它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网上已有的信息的重新组合。这些内容千篇一律,没什么独特价值。而且AI还经常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也就是“AI幻觉”,要是没经过专家审核就发出去了,对公司品牌的伤害是巨大的。
AI搜索的目标是给用户提供最可信的答案,它会优先采纳那些被反复验证过的、来自专家的、权威的信息。靠AI灌水写出来的低质量内容,不仅不会被AI采纳,甚至可能被搜索引擎判定为垃圾信息源,起了反作用。
所以,看到那种“每月只需几千元,AI内容铺量”的服务,一定要小心。
02 你花的钱,到底买了什么
专业的GEO服务,不是单一产品,它像一份套餐菜单,分好几个档次。不同的档次,干的活、目标和价格,完全不同。
① 基础套餐:办个“数字身份证”
这档服务,解决的是“你是谁”的问题。目标是让AI在网上能准确地认识你的公司,别搞错了。
它通常包括这些工作:
- 网站技术体检 检查网站打开速度快不快,手机上看不方便,有没有技术错误影响AI抓取。
- 贴上“内容标签” 用一种叫“结构化数据”的技术,给网页内容打上AI能看懂的标签。比如,告诉AI“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公司的CEO王总”、“这个产品的价格是499元”。
- 统一官方信息 把公司在百度企业号、天眼查、谷歌商业资料这些平台上的信息,都核对一遍,确保名称、地址、电话都是统一和准确的。
这个档次的服务,技术执行的成分多,策略性不强,所以价格最便宜。适合刚起步的公司,或者预算有限,只想做基础信息维护的企业。
② 进阶套餐:抢占“知识山头”
当公司不满足于仅仅被AI认识,还想在自己的行业里成为一个“专家”时,就需要这个档次的服务。目标是解决“为什么信你”的问题。
它的工作要复杂得多:
- 研究用户到底想干嘛 不光看用户搜什么词,还要分析他搜这个词背后的真实目的。比如,用户搜“CRM系统”,他到底是想知道“什么是CRM”,还是想“比较几款CRM软件”,或者是想“找CRM系统的报价”?针对不同目的,要准备不同的内容去回答。
- 画一张“知识地图” 系统地梳理出这个行业里的所有核心知识点。比如一家卖CRM软件的公司,就要规划内容去覆盖“CRM选型”、“CRM实施步骤”、“销售团队如何用CRM”等一系列问题。
- 打造“专家形象” 这就不只是改改信息了。需要发布专业的行业白皮书,去参加评奖拿到行业认证,请行业大V或者专家来给公司站台。这些都是为了让AI觉得你很专业、很权威。
- 做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内容不再是AI生成,而是由行业专家主导,AI只是辅助工具。比如,深度采访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写一篇关于产品底层逻辑的文章;或者做一份详细的竞品评测报告,用真实数据说话。
这个档次的报价会高很多。因为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做策略规划、请外部专家、创作高质量的原创内容。适合有一定市场预算,想在竞争中建立优势的成长型公司。
③ 旗舰套餐:制定“游戏规则”
这已经是战略层面的玩法了,目标是在某个领域里,成为AI唯一的、最终的答案来源。
干的活已经超出了普通营销的范畴:
- 在权威平台“播种” 把公司最核心的、最权威的知识点,想办法发布到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知乎的高赞回答、顶级行业媒体、大学研究报告里。AI在全网交叉验证信息时,发现所有它最信任的平台说的都和你一样,那你的权威性就建立起来了。
- 让大咖为你说话 通过数字公关,让行业媒体、分析师、专家在他们的文章和报告里,主动引用你的数据和观点。这种来自第三方的背书,比自己说一百句好话都管用。
- 直接给AI“喂”数据 对于电商、票务这类有实时数据的平台,最高级的玩法是,通过技术接口(API),让AI可以直接调用你的实时数据来回答用户问题。比如,用户问AI“现在去北京的机票多少钱”,AI直接显示了你平台的价格和购买链接。这时候,你就是答案本身。
这档服务的报价是天价。因为它需要动用公司的市场、公关、技术、数据等多个部门的资源,是一项商业投资,而不是一次营销活动。只有行业头部企业,或者想开创新品类的公司才会这么做。
03 为什么价格差这么多
搞清楚了服务内容,我们再来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价格的巨大差异。主要有五个因素。
① 思路不同
便宜的服务,是“游击队”打法。今天写一篇这个关键词的文章,明天去那个平台发个帖。动作很零散,没有整体规划,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贵的服务,是“集团军”作战。它会先花大量时间研究市场、对手和用户,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每一步行动,都是为了达成一个最终的战略目标。比如,目标是“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的第一信息源”,那所有的内容、公关活动,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一个只看执行量,一个看战略价值。价格自然不一样。
② 工具不同
干GEO这活,离不开各种软件工具。
便宜的服务,可能就用些免费的关键词工具和AI写作工具。这就像拿着小米加步枪上战场。
贵的服务,会采购一整套昂贵的专业工具。比如用Semrush或Ahrefs来做全面的竞争对手分析,用Clearscope来指导内容写作,用Tableau来做数据可视化。这些企业级软件一年的订阅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好的工具能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和洞察,直接影响最终效果。
③ 人不同
这可能是最核心的差别。你买的,是背后那群人的大脑。
便宜的服务,团队里可能大多是刚毕业的助理或编辑。他们负责执行具体的、标准化的任务。
贵的服务,是一个专家团队在为你工作。可能包括:一个经验丰富的首席策略师,一个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一个懂行的行业顾问,一个能写深度稿件的资深作者,还有一个技术SEO专家。你付的钱,大部分是花在了这些人的经验和智慧上。
④ 内容质量不同
便宜的服务,内容产出是“AI主导,人辅助”。流程是AI生成,人简单修改一下错别字就发出去了。这种内容没有灵魂,也没有独特价值。
贵的服务,内容产出是“人主导,AI辅助”。流程是专家先提出核心观点和一手数据,然后AI辅助把这些观点扩写成文章初稿,最后由资深编辑反复打磨修改。这样的内容,是独家的,有深度的,是AI自己创造不出来的。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只有这种高质量内容才稀缺,才有价值。
⑤ 承诺的目标不同
便宜的服务,通常承诺一些过程指标。比如“保证每月发布30篇文章”、“提升网站流量10%”。这些指标很容易完成,但和最终的生意好不好,关系不大。
贵的服务,敢于承诺结果指标。比如“在6个月内,让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10个问题,在AI答案中的引用率达到30%”、“通过GEO带来的有效销售线索数量翻倍”。他们敢这么承诺,是因为对自己的策略和执行力有信心。这份责任和信心,也体现在了价格里。
04 市场上都有谁在卖GEO
了解了价格背后的因素,我们再看看市场上都在吆喝的这几类服务商,他们有什么不同。
① 大型营销公司
他们就像航空母舰,什么都做,服务很全面,流程很标准。客户也都是些不差钱的大公司。他们的报价逻辑是按工时算,每个级别的员工一小时多少钱,给你算得明明白白,最后再加一笔管理费和利润。价格贵,门槛高。
② 精品工作室/顾问
他们像特种部队,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兵。通常由行业里的资深专家创立,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他们不跟你纠结投入了多少小时,而是跟你谈能帮你创造多大的商业价值。报价方式更灵活,可能是项目制,也可能是长期的顾问费。性价比相对较高,因为你的钱更多地花在了“专家的大脑”上。
③ 个人自由职业者
他们是单打独斗的工匠,可能在某个具体技能上(比如技术SEO)很厉害。价格最灵活,可以按小时,也可以按项目。适合那些需求很明确、预算有限的初创公司,或者只需要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企业。
05 好,我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最后回到最实际的问题:作为公司决策者,到底该怎么做?
① 先搞清楚自己是谁
在找人报价前,先问问自己公司处于什么阶段。
- 初创期? 那首要任务是活下来。GEO的需求可能就是基础的,确保品牌信息准确就行。买个“基础套餐”。
- 成长期? 业务跑起来了,竞争对手也多了。需要“进阶套餐”,通过内容建立优势,抢客户。
- 成熟期? 已经是行业老大了。需要“旗舰套餐”,建立品牌护城河,让对手没法追。
别用初创期的预算,去做行业老大的梦。
② 看报价单,别只看价格
拿到报价单,要像个侦探一样审查细节。
- 服务写得清不清楚? 专业的报价单,会把每项工作、交付物、时间表都列出来。要是只写了“GEO优化”这种模糊的词,就要小心了。
- 他懂不懂你的生意? 在沟通中,看对方是一直在说技术术语,还是能结合你的业务、你的客户来提方案。
- 团队是谁? 问清楚具体是哪些人来服务你的项目,看看他们的背景和案例。
- 他们怎么干活? 让他们讲讲完整的工作流程。一个靠谱的服务商,肯定有一套自己清晰的打法。
③ 把GEO当投资,而不是成本
别总想着“花小钱办大事”。好的GEO,是在为你公司建立一项长期的数字资产。今天做的一篇深度好文,可能在未来几年里,都会持续为你带来客户和信任。所以,这笔钱是投资,不是花出去就没了的成本。
④ 衡量真正的效果
GEO的效果,不能只看网站流量。要和你的服务商一起定下更实在的衡量标准。
- 短期看: 核心问题在AI答案里的“出镜率”高不高?带来的销售线索多了没有?
- 长期看: 行业的媒体、专家是不是开始主动引用你的观点了?用户是不是开始主动搜索你的品牌来寻找答案了?
一开始就把这些目标定清楚,定期复盘,才能确保这笔投资花得值。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