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网站流量莫名其妙变少了,关键词排名没怎么掉,但后台报表里的访客就是一天比一天少。这不是你一个人碰到了,原因是搜索的玩法已经变了,主角是AI。
以前,我们搜个东西,搜索引擎会甩给我们一堆链接,我们一个个点进去看。现在不一样了。你问Google一个问题,比如“刚养的小猫不吃猫粮怎么办?”,屏幕最上面直接出来一大段AI写的答案。这个答案会告诉你可能的原因,还会给你列出几个解决步骤。

用户看完这段话,问题解决了,就直接关掉页面了。他根本不需要,也没兴趣再点进下面任何一个链接。
这就是AI搜索干的事:它不再是信息的“中介”,而是信息的“终结者”。
它自己去读网上成千上万篇文章,然后自己总结、归纳,最后用自己的话重新写一遍,直接喂给用户。这样一来,就算AI的答案里用了你文章的观点,流量也到不了你的网站。你的内容成了AI的免费“养料”。
更要命的是,AI很挑食。它不会随便什么内容都拿来用。如果你的网站不符合它的“口味”,它就会直接无视你。这就是被AI“拉黑”。
这种“拉黑”不是说你的网站被惩罚了。你的网站还好好的,也能被搜到。但是在AI生成的那个黄金答案区,永远没有你的位置。用户的第一眼看不到你,你就等于不存在。
那AI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它的“口味”是什么?
其实就三条,而且都是大白话。
①AI信专家,不信路人甲
AI会想尽办法判断一篇文章的作者、一个网站的背景是不是够专业、够权威。
比如,一篇讲心脏病护理的文章,如果作者是一位有执业医师认证的心脏科医生,并且文章里引用了权威医学期刊的数据,那AI就会觉得这篇内容可信度高。相反,如果作者是个匿名网友,内容也是东拼西凑的,AI就不会采纳。
所以,你网站上介绍公司、团队、作者的页面,不能再是随便写写了。要把专业背景、从业经验、获得的奖项都亮出来。这些东西就是你专业度的证明。
而且,AI还会看全网的“口碑”。如果很多权威媒体、行业大V都在讨论你的品牌,那你的权威性就高。这种“口碑”比你自己网站上挂几百个外链管用。
②AI是机器,你得让它看懂
人看文章,就算排版乱一点,也能大概看懂。AI不行,它的理解能力需要清晰的结构来引导。
你必须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AI你网页上每一块内容是什么。这个工具叫Schema结构化数据。
举个例子。你写了一篇菜谱《鱼香肉丝的家常做法》。
如果你只是普通地写文章,AI只知道这是一堆文字。但如果你用了Schema,就可以给这篇文章打上各种“标签”:
- 用Recipe标签,告诉AI“这是一份菜谱”。
- 用ingredients标签,把“猪里脊、木耳、笋”圈起来,告诉AI“这些是配料”。
- 用recipeInstructions标签,把“第一步:切肉丝;第二步:调碗汁”圈起来,告诉AI“这些是步骤”。
这样一来,AI一目了然。当有人搜索“鱼香肉丝怎么做”时,AI就敢放心大胆地引用你的步骤,因为它“看懂了”。
同样,你网站上的问答板块,就用FAQPage Schema标出来;操作指南,就用HowTo Schema标出来。这等于给AI开了“上帝视角”,让它能精准地从你的网页里抽取信息。
③内容别瞎说,要能验证
AI在生成答案前,会像侦探一样,把从不同地方找到的信息相互比对。
如果你的文章说“根据2018年的数据……”,那AI很可能就会跳过。因为它能找到更新的数据源。所以,内容里的数据、案例,一定要保持最新。
而且,提出的观点要有依据。不能光说“A产品比B产品好”,你要拿出证据来。可以是你们自己做的详细测试数据,也可以是引用第三方评测机构的报告。你给出的证据越硬核,AI就越信你。
简单说,就是让你的内容变成一个负责任的、有理有据的知识源,而不是一个随便聊天的帖子。
好了,知道了AI的口味,具体怎么做?
这就是GEO(生成-引擎-优化)。别被这个新词吓到,其实就是一些实在的活儿。
内容上,别再围着关键词转了。
想想用户会怎么问问题,然后直接回答。
以前你可能会写一篇标题叫《CRM系统功能介绍》的文章。现在,你要换个思路,写《销售团队不到10人的小公司,到底该怎么选CRM?我们测了5款,这是优缺点对比》。
后一个标题,直接就是一个用户会问的、具体的问题。内容也是直接给解决方案,而不是干巴巴地介绍功能。这种能直接解决一个完整问题的文章,才是AI最喜欢的。
技术上,把Schema结构化数据当成必修课。
这是让AI看懂你网站最直接的办法。
先给你网站上最重要的页面,比如产品介绍页、核心教程页,把该加的Schema都加上。这事儿不复杂,网上有很多免费工具可以帮你生成代码,你只需要填空,然后把代码贴到网页里就行。
先做这个,比你再写10篇普通文章的效果都好。
权威上,要像经营个人品牌一样经营你的网站。
让你的作者多去行业论坛、知乎这样的地方回答问题,展示专业性。如果你的产品真的好,就鼓励真实用户去第三方平台写评价。
当全网到处都有你的正面信息时,你的权威性就建立起来了。AI会通过这些蛛丝马迹,认定你是个“靠谱的专家”。
所以,现在就动手检查一下你的网站吧。
先挑出你流量最高、最重要的那几篇文章。
问自己几个问题:
- 这篇文章解决了用户的什么具体问题?还是只是一堆信息的罗列?
- 作者是谁?他的专业背景在文章里能体现出来吗?
- 文章里的数据和案例,是几年前的还是最新的?有没有给出处?
- 这个页面加了Schema结构化数据吗?AI能看懂吗?
把这些问题过一遍,你就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了。
做GEO,不是为了讨好AI。
说到底,是把内容做得更专业、更清晰、更可信。先把这些基本功做扎实了,让真正懂行的用户一眼就能看上。
AI,只不过是那个最懂行的“用户”而已。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