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ba,自己查东西的方式变了,以前输个词,在一堆链接里来回翻找。现在,你问Google或者别的AI,直接给你一段话,有时候连网页都不用点开。这种AI带来的改变,让做内容、做营销的人都开始琢磨一个事:以前那套SEO(搜索引擎优化)的玩法还管用吗?管用,但不够了。一个新的东西冒了出来,叫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搞懂它,你才能在接下来的网络世界里继续有流量。

这篇文章不扯虚的,就是要把GEO这个东西拆开揉碎了讲清楚。不管你是老手还是新人,都能看明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
GEO到底是个啥
1.1 从“图书管理员”到“私人教师”
这么说吧,以前的搜索引擎,像个图书管理员。你跟它说要找什么,它就给你推一车相关的书(网页链接),让你自己看。SEO干的活,就是想办法让你的书排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
现在的生成式引擎,是个私人教师。它自己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消化了,然后根据你的问题,直接给你讲重点,甚至还能告诉你知识点都出自哪本书。
区别很明显,你拿到答案的步骤被大大缩短了。
这就引出了GEO的意思:它不是让你去猜搜索引擎的排名规则,而是让你把自己的内容,做成AI写答案时最想抄的“标准教材”。你的目标不是排在前面,而是被AI直接引用。
1.2 为啥GEO这么要紧
Google的AI概览和Perplexity AI这类东西,都在往一个方向走:直接给答案。这就把以前靠点击吃饭的逻辑给改了。
①以前看的是点击率,现在看的是引用率。就算没人点进你的网站,AI在回答时提到了你的品牌、引用了你的数据,你就已经赢了。这叫“零点击曝光”。
②用户用惯了直接给答案的模式,就回不去了。没人愿意放弃自动挡,回去开手动挡。
你不搞GEO,等于把未来信息入口的话语权拱手让人。早点动手,才不会掉队。
GEO和SEO,啥关系
GEO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它是在SEO的地基上盖起来的新楼。搞清楚它俩的异同,才知道力气该往哪儿使。
2.1 老规矩没变
GEO的核心,还是SEO那些被验证过无数次的硬道理。
①用户想看什么最重要。不管技术怎么变,最终都是要解决人的问题。搞清楚用户到底想干嘛,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永远是第一位。
②内容质量还是王道,特别是E-E-A-T原则。这个词听着唬人,其实就是经验(Experience)、专业(Expertise)、权威(Authoritativeness)、可信(Trustworthiness)。在信息真假难辨的今天,AI会拼命找这些特征来判断信不着信得过。比如,一篇讲修水龙头的文章,一个有执照的水管工来写,就比一个美食博主写得更可信。AI就认这个理。
③网站基础要扎实。网站打开速度、手机上看不看方便、安不安全,这些基础活儿还得做好。不然AI的抓取工具进你家门都费劲,更别提学习你的内容了。
2.2 新玩法来了
SEO是在一个规则明确的考场里争取高分。GEO是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争取让自己的论文被大佬引用。
①目标不一样了。SEO的目标,是让你的链接排在搜索结果最上面,让人点。GEO的目标,是让你的观点、数据,成为AI生成答案的一部分。
②关键词用法不一样了。SEO是琢磨用户会搜什么词,然后把词嵌进文章里。GEO更看重“主题权威性”,AI不只想找到一篇包含某个词的文章,它想找到一个能把某个话题讲得透透彻徹的“专家”。所以你不能只写一篇文章,而是要围绕一个主题写一个系列,把相关的边边角角都覆盖到。
③链接的看法不一样了。SEO时代,外链多就是牛。GEO时代,链接的“出身”更重要。一条来自大学网站、官方报告的链接,比一百条来自普通小网站的链接管用得多。AI看的是谁在给你“背书”。
马上能用的五招GEO实战策略
理论说完了,讲点实际的。下面这五招,核心思想都是“怎么让AI更喜欢你”,跟着做就行。
①让自己成为权威信源
AI引用东西很谨慎,它得先确认来源靠谱。
一、亮出你的身份。网站上清楚地写明白作者是谁、有什么专业背景、拿过什么奖。比如你是医生,就在作者简介里写明你的执业资格和医院。再附上你的领英之类的专业社交账号,让AI能查到你。
二、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并且标明出处。你文章里说“有80%的用户如何如何”,就要附上原始报告的链接。如果你能发布自己公司做的调查报告,这种一手数据AI最喜欢。
三、用结构化数据给AI“划重点”。Schema Markup是一种代码,作用是告诉AI“这串数字是价格”“这个名字是作者”。这等于给AI递了份说明书,它理解起来就快多了。
②让你的内容结构清晰
AI不是在阅读,它是在解析。结构乱了,它就看不懂。
一、把结论写在最前面。先说最重要的事,AI能立刻抓住重点。
二、多用标题和列表。用H1、H2、H3标题把文章分成几块,逻辑清楚。要点、步骤这些,就用数字列表或项目符号列出来。比如写菜谱,步骤1、2、3列清楚,AI可以直接抓走用。
三、多做问答(FAQ)。围绕你的主题,把用户可能问的问题都列出来,然后一一解答。每一个问答,都可能被AI直接拿去当答案。
③像聊天一样写内容
用户现在问问题,越来越像在聊天,用的都是大白话。你的内容也得跟上。
一、直接用问题当标题。想想你的目标用户会怎么问AI,然后用这些问题来写文章。比如别写“跑鞋选购指南”,而是写“扁平足新手该怎么选第一双跑鞋?”。
二、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户搜完“怎么选跑鞋”,可能还想知道“跑鞋怎么清洗”、“跑步姿势怎么才对”。你如果在一篇文章里把这些后续问题都解决了,AI就会觉得你的内容价值高。
④分清楚事实和观点
AI生成答案时,会尽量保持客观。你把事实和观点分开,它会更愿意用你的内容。
一、明确标出来。比如写手机评测:“(事实)这部手机的电池容量是5000毫安。(观点)我觉得它的续航是同价位里最棒的。”
二、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讨论一个话题时,可以把正反两方的观点都列出来,再分析。这样AI会觉得你的内容很全面、不偏激。
⑤反过来想AI需要什么
这是个换位思考的法子。
写完一篇文章,问问自己:“如果我是AI,要针对这个主题生成一个完美的答案,我需要哪些信息、数据和例子?我这篇文章是不是正好都提供了?”
把你的每篇文章,都当成一个预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模块”。当用户问到相关问题时,AI就会发现,直接用你的模块是最高效的选择。
未来会怎么样
GEO这个领域变化很快,你得知道风往哪儿吹。
1 会出现专门的工具
以后肯定会有专门的GEO工具。比如,能帮你追踪你的内容被AI引用了多少次,或者能帮你分析一个主题下还有哪些用户问题你没覆盖到。
2 不光是文字
GEO的战场不会只有文字。AI看懂图片、视频、听懂音频的能力越来越强。给你的图片起个能说明白内容的文件名,给视频加上详细的说明和字幕,都会是GEO的一部分。而且,未来的AI搜索会更懂你,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给出不同的答案。
3 一些麻烦事
变化也带来问题。比如版权,AI用了你的内容生成了答案,流量没给你,这账怎么算?还有AI的偏见问题,如果它学习的资料本身就有偏见,它给出的答案也可能有问题。这些都是大家要一起面对和解决的。
说到底,GEO不是什么玄乎的技术,它的核心是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可信赖的信息。别为流量焦虑,只要你能持续产出好东西,总有你的位置。现在就开始用GEO的思路去检查和创作你的内容,动手就是最好的时机。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