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设计,改稿是不是很烦?一个想法要变成图,磨磨蹭蹭要花掉大半天。现在AI画图工具出来了,它干活的方式很直接,能帮上不少忙。

①出图快,想法不用等
以前你构思一个产品,比如想设计个科幻风格的台灯,得先在纸上画一堆草图,一张张筛选。现在不用了。你直接在Midjourney这类工具里打字,告诉它:“一个银色金属台灯,未来感,底座有蓝色光环,放在深色木桌上”。几分钟后,它甩给你十来张高清大图,各个角度和光线都有。你从里面挑一张最顺眼的,再自己动手细化就行。这样搞,从想法到看得见的图,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
②重复的活让它干
做电商的最清楚,大促一来,几百张商品图要换背景,要加活动标签。过去这是个体力活,设计师得一张张用PS抠图、排版。现在用AI工具,可以批量处理。你设定好规则,比如“所有白底的商品图都换成一个夏日沙滩的背景”,然后把图扔进去,它就自动给你弄好。设计师就能省下时间去琢磨更有创意的页面布局。
③不懂设计也能出好图
很多写文章的、做自媒体的,最头疼的就是配图。要么去图库买,贵;要么自己随便找,丑,还可能侵权。AI画图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你写一篇关于“手冲咖啡”的文章,需要一张有感觉的配图。你直接描述:“一杯热气腾腾的手冲咖啡,放在复古木桌上,旁边有一本摊开的书,窗外是雨天,色调要温暖”。AI就能生成一张完全符合你描述的、独一无二的图片。这让内容创作者的视觉表达能力,不再受制于会不会画画。
④帮你打破思维定式
人的创意,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框住。你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想设计一款“中国风的未来战甲”,脑子里想来想去可能还是那些龙凤、祥云的图案。但是,你把这个想法告诉AI,它可能会给你生成一个融合了青花瓷纹理的流线型外骨骼,或者一个把京剧脸谱元素融入到头盔里的设计。这些东西,你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想不到。AI的“胡思乱想”,有时候正好能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意想不到的出发点。
但是,用AI也不是没问题,有几个地方得注意。
No.1这图到底算谁的?
你用AI生成的图,版权归属很模糊。平台的规定都不一样。比如Midjourney,你免费用的图,版权是共享的;你付费了,图才真正归你,可以拿去商用。用之前,必须把平台的服务条款看清楚,不然辛辛苦苦做的设计,最后发现不能卖钱,或者被人告侵权,就麻烦了。
No.2小心,大家做的东西越来越像
一个AI模型火了,大家都跑去用。而且很多人用的提示词也都大同小异。结果就是,市面上AI生成的图片,风格开始趋同。特别是那种“赛博朋克古风”、“克苏鲁神话”的调调,已经看得有点腻了。你如果想做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就不能完全依赖AI一键生成,还得有自己的思考和二次加工。
所以,工具变了,人也得跟着变。现在做设计和内容,下面这几项能力比以前重要。
一审美,而不是画画
AI会画画,但它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它能给你100张图,但哪一张最符合项目需求,哪一张的情绪最到位,哪一张能流行起来,这得靠人来判断。你的审美能力、对市场的理解,决定了AI工具在你手里的上限。
二学会怎么跟AI说话
现在有个新词叫“提示词工程”,说白了就是学习怎么跟AI讲清楚你要什么。这是一个技术活。
- 以前的说法:“一只猫”。AI可能会随便给你一张猫的图片。
- 现在的说法:“一只英国短毛猫,蓝灰色,铜色眼睛,正蜷缩在深红色的天鹅绒沙发上打瞌睡,旁边有温暖的壁炉光线,照片风格,特写镜头”。
你看,描述越具体、越详细,AI给你的结果就越精准。这需要你不仅懂语言,还得懂点摄影、美术的知识。
三把AI当成半成品来用
别指望AI直接给你一个完美的作品。它给你的,通常只是一个很好的毛坯。你还是需要用PS、Illustrator这些传统工具,对它生成的图片进行修改、调整、合成。比如AI画的人物,手指部分经常出错,这就需要你手动去修正。或者AI给的构图很好,但配色你不喜欢,那你就要自己重新上色。未来的工作方式,一定是AI打头阵,人来收尾和拔高。
工具就是工具。锤子不会取代木匠,它只会让手艺好的木匠干活更快、更好。AI画图工具也是一样。它淘汰的,是那些只会重复性操作的人。它帮到的,是那些真正有想法、有审美,并且愿意学习新东西的创意人。别怕它,学着用它就行了。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yy/ai-pic/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