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AI画画,关键就是那串叫提示词(Prompt)的字。这串字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最后出来的图是个啥样。它不是随便敲几个词进去就行,里面有点门道。
这篇东西就是把这套玩法拆开给你看,从最基本的词句怎么组合,到各种风格怎么弄出来,再到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这两个工具具体有啥不一样。看完你就能明白,怎么让AI画出你脑子里想的那个画面。

第一章:提示词怎么写?有个基本框架
一个好的提示词,不是乱七八糟的词堆在一起。你可以照着这个顺序来想,不容易漏东西:
主体是谁 + 有啥细节 + 在什么地方 + 什么画风 + 镜头怎么拍 + 光和颜色咋样 + 特殊指令
当然不是每次都得写全,但这个框架能帮你理清思路。
① 主体 (Subject) – 图里画的到底是谁/是啥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必须说清楚。
- 别只写“一个女孩”,这太干了。你可以写成“一个戴着耳机、眼神专注的女孩,正在街头涂鸦”。你看,这样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 给主体加上动作和表情。比如“一只正在打哈欠的猫”,就比“一只猫”生动。
② 细节和质感 (Details & Texture) – 让画面看着更真
细节多了,图才经得起看。
- 衣服、配饰都说具体点。“一个国王”不如“一个穿着天鹅绒长袍,头戴镶嵌红宝石皇冠的国王”来得清楚。
- 想要啥质感直接说。比如“金属光泽”、“丝绸的顺滑感”、“粗糙的岩石表面”。
- 想让图更清晰,就往上加这些词:4K, 8K, best quality, masterpiece, hyper-detailed。加上这些词,画面会清晰很多,细节也会出来。
③ 环境和背景 (Environment & Background) – 故事发生在哪
背景能决定一张图的氛围。
- 场景要具体。不说“在城市里”,而是说“在一个下着雨的未来城市街道上,地面反射着霓虹灯的光”。
- 时间和天气也能加戏。比如golden hour(傍晚的黄金一小时),光线会很暖。morning fog(早上的雾)能让画面有种神秘感。
第二章:想要啥画风,直接说
结构是骨架,风格就是皮肉。告诉AI你想要什么感觉的画,它就能画出来。
① 艺术风格 (Art Style) – 让AI模仿大师
- 各种画派都能用。比如Impressionism(印象派)、Cyberpunk(赛博朋克)、Steampunk(蒸汽朋克)。
- 想画成某个人的感觉,就加一句 in the style of [艺术家名字]。比如 in the style of Vincent Van Gogh 就是梵高的风格,by Hayao Miyazaki 就是宫崎骏的风格。
- 想模仿不同材料的效果也行。比如Watercolor(水彩)、Oil Painting(油画)、3D Render(3D渲染)。
② 构图和镜头 (Composition & Camera) – 像个摄影师一样指挥
你可以决定AI从哪个角度“拍”这张画。
- 想拍全身,用Full body shot。想拍脸部特写,用Close-up。想从上往下拍,用Bird’s-eye view。
- 镜头也能选。Wide-angle lens(广角镜头)能拍进更多东西,显得场景开阔。Macro lens(微距镜头)能拍出物体的细节。
③ 光和色彩 (Lighting & Color) – 决定画面的情绪
光影和颜色是调整气氛的好手。
- 光线怎么打?Cinematic lighting 能弄出电影感。Rim light 会给主体打上一圈轮廓光,很酷。
- 颜色怎么配?Cool color palette(冷色调)会让画面感觉安静或忧郁。Warm color palette(暖色调)就感觉热情活泼。Monochromatic是单色,整个画面只有一种颜色,也很有格调。
第三章:不同软件的“黑话”得知道
Midjourney (MJ) 和 Stable Diffusion (SD) 是两个最常用的工具,但它们的指令有点不一样,像方言似的。
① 通用的指令玩法
- 加权重:就是告诉AI,这句话里哪个词最重要。
- 在SD里,用括号和冒号。比如(word:1.3),就是让“word”这个词的权重增加30%。
- 在MJ里(V6之前的版本),用两个冒号。比如hot::2 dog,就是让“hot”这个词的权重是“dog”的两倍。
- 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列一个“不想要什么”的清单,这个功能很好用。
- 比如不想要怪怪的手,就在SD的负面提示词框里写 mutated hands, ugly。
- 在MJ里,就用–no参数,比如 –no hands。
② Midjourney的专属指令
MJ出图效果好,指令也相对简单。
- –v 6.0:用最新的V6模型,画出来的东西更真实,也更能听懂人话。
- –niji 6:这个是专门画二次元动漫风格的模型,效果很好。
- –ar 16:9:调画面比例的,这个是宽屏电影的比例。
- –sref [图片链接]:这是个强大的功能。看到一张好图,想学它的风格?用–sref加上那张图的链接就行,MJ会模仿那个风格来画你的新图。
③ Stable Diffusion的玩法
SD是开源的,玩法多,可以自己组合各种模型。
- 主模型 (Checkpoint):这是SD的基础。不同的主模型,画风完全不一样。有专门画真人的,有专门画动漫的,还有画别的各种风格的。画之前,先选好一个对路的主模型。
- LoRA: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风格补丁”。比如你的主模型画不出水墨画的感觉,你就可以加载一个水墨画风格的LoRA,它就能画了。LoRA很小,很灵活。
- VAE:这东西主要影响色彩。有时候出的图颜色发灰,加载一个合适的VAE,颜色就能变得鲜艳起来。
第四章:一些让你画得更好的小技巧
懂了上面的基础,再来点进阶的玩法。
① 扒图咒语
看到一张很牛的AI图,想知道它的提示词是怎么写的?可以用一些工具(比如CLIP Interrogator)把图传上去,它会帮你分析和猜测提示词。虽然不一定100%准确,但能给你个大概方向,方便学习。
② 瞎组合,搞创新
AI最牛的地方就是能把不搭边的东西捏一块。你可以试试:
- “一个用水晶玻璃做成的狮子”
- “一只机械鲸鱼在星空里游泳”
这种现实里没有的组合,经常能出一些惊艳的图。
③ 多试试,慢慢改
好图基本都是改出来的。你可以先用一个提示词生成一张图,然后固定住种子(seed)值。固定seed能保证AI每次都出差不多的图。然后你只改动提示词里的一个词或者一个参数,再生成一次,看看画面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不断对比和微调,就能慢慢接近你最想要的效果。
④ 建个你自己的词库
玩得多了,你会发现一些特别好用的词,或者一些能稳定出某种效果的组合。把这些“配方”记下来,存在一个文档里。下次想画类似的东西,直接拿来用就行。这样不仅快,而且时间长了,你慢慢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