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篇好文章,发出去,结果阅读量两位数?哈哈!别再怪标题和封面了,问题出在一个你看不见的地方。文章和读者之间,站着一个AI。这个AI就是新的“看门人”。谷歌、头条、知乎、微信,都在用AI决定给谁看什么。AI没有感情,只认规则。搞不懂它的规则,你的好内容就等于白写。
以前我们聊SEO,就是塞关键词,让搜索引擎的爬虫找到。那个方法过时了。现在是GEO的玩法,全称叫“生成式引擎优化”。

这词听着有点唬人。说白了,就是你要换个思路。别把AI当成一个只会查字典的傻瓜,当成一个很聪明,但没啥耐心的助理。这篇文章,就是告诉你怎么跟这个新助理打交道。
AI到底讨厌你文章的哪几点
先搞清楚病根。你觉得写得挺好,在AI眼里可能全是毛病。
关键词思维早就废了,现在看的是“解决问题”
以前做内容,就是在文章里多放几个关键词,比如“理财入门”。AI看到了,就觉得你这篇文章是关于理财的。
现在AI变聪明了。用户问“月薪三千怎么理财”,AI会直接去读懂所有相关文章。然后自己总结出一个答案给用户。它需要的是能提供答案“原料”的文章,而不是一篇堆满了“理财入门”这个词的文章。
你的文章如果还停留在堆词阶段,AI看都不会看。因为它觉得,你根本没想帮用户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AI眼里不能忍的几个毛病
①你是谁?不说清楚没人信
E-E-A-T这个词你可能听过。就是经验、专业、权威、可信。AI就认这个。AI看不到你是谁,它只能通过文章里的线索判断。
比如,你写一篇评测手机的文章。作者名叫“小王”,没有任何介绍。文章里全是官方参数,一张自己拍的照片都没有。AI就会判定,这篇文章不可信。因为它看不到任何“经验”的证据。
写文章就要亮明身份。你是干这个的,干了多少年。讲观点要有证据,引用了谁的话,数据是哪里来的,都要说清楚。这才是建立可信度的第一步。
②文章写得乱七八糟
AI读文章,先看结构。它会通过你的大标题、小标题来理解文章的骨架。
你的文章要是从头到尾一大段话,没有小标题。或者小标题和内容对不上。AI就会觉得很乱,读不懂。读不懂的东西,它肯定不会推荐给别人。
正确的做法是,用H1做主标题,H2、H3做小标题,把文章的逻辑层次分开。想讲清楚一个事,就用列表,一条一条说清楚。这样AI才能快速看懂你想表达什么。
③说的都是些正确的废话
网上同质化的内容太多了。AI最烦的就是重复信息。它看你的文章,会和网上几百万篇同类文章做对比。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把别人的观点换了种说法,没有任何新东西。那AI就会认为这是“信息垃圾”。
什么叫新东西?
- 你自己的亲身经历。别人没有。
- 你自己的独特观点。别人没想过。
- 你找到的最新数据。别人还在用旧的。
写文章前先问问自己:我这篇文章提供了什么别人给不了的价值?如果答案是没有,那这篇文章就别发了。
④写得不像人话
AI是学习人类语言长大的。所以,文章越像一个正常人说话,AI越喜欢。
很多人写文章有个坏毛病,喜欢硬塞关键词。一句话里同一个词出现好几次,读起来很别扭。比如:“这是一个关于AI写作的AI写作工具,能帮你完成AI写作。”这种句子AI一看就讨厌。
还有就是喜欢用一些很复杂、很书面的长句子。显得自己很专业。结果是读者看不懂,AI也觉得你在故弄玄玄。
写完文章自己读一遍。如果读起来磕磕巴巴,那就说明有问题。删掉那些别扭的词和句子。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话把事情说清楚。
把文章改成AI喜欢的样子
知道问题在哪,改起来就容易了。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文章得有三个层次
一篇文章就像盖房子。地基、框架、装修,一层都不能少。
- 地基是“信任”
你得让AI和读者信你。文章里有作者介绍,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观点有数据支撑,数据来源写清楚。有案例,案例是你亲身经历的。 - 框架是“结构”
文章逻辑要清晰。用好小标题,分清层次。重点内容用加粗、列表标出来。开头最好先说结论,让AI和读者一眼就知道你要讲什么。 - 装修是“价值”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你必须提供别人没有的东西。可以是你的独家经验,也可以是你与众不同的深度思考。总之,要让读者看完觉得“学到了”。
照着这五步写,准没错
①研究问题,不是研究关键词
别再盯着关键词看了。去知乎、小红书这些地方,看看你的目标用户都在问什么具体问题。比如你想写“健身”,就去搜“上班族没时间怎么健身”、“健身房小白第一次去应该练什么”。你的文章,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②开头就把答案亮出来
AI和读者都没耐心。在文章最开头,用一小段话,直接把文章最核心的结论写出来。这就像电影预告片,或者一本书的内容提要。
举个例子,写一篇教人选键盘的文章。开头就可以这么写:“选键盘就看三点:预算、用途、轴体。打游戏多就选红轴,打字多就选青轴。下面我给你详细说说。”
③多用具体的名字和数字
写文章要实在,别说空话。
坏例子:“一家大公司最近发布了一款新产品,性能很好。”
好例子:“苹果公司(Apple Inc.)在9月发布了iPhone 15 Pro,A17 Pro芯片的Geekbench跑分比上一代高了10%。”
你看,后者有具体的名字(实体),有具体的数据。AI看到这些,就会觉得你的文章很专业,很可信。
④文章里加点链接
一篇好文章不是孤立的。要把它和你站内其他的相关文章连起来。这叫内部链接。这样AI就知道,你在某个话题上有很多深入的内容。
还要链接到外部的权威网站。比如你引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就给一个去统计局官网的链接。这等于告诉AI:“我的信息来源很靠谱。”
⑤像聊天一样写作
别端着架子。就像你在跟一个朋友聊天,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他。多用短句子。一句话只说一件事。可以用一些口语化的词,比如“说白了”、“简单讲”。这样读者看得轻松,AI也更容易理解。
看个例子,感受一下差别
比如写一篇介绍笔记软件的文章。
改之前的写法
标题:《几款好用的笔记软件推荐》
内容:
- 软件A,有什么功能……
- 软件B,有什么功能……
- 软件C,有什么功能……
这种文章就是个功能列表。读者看完还是不知道自己该用哪个。AI也会觉得这篇文章价值很低。
改之后的写法
标题:《我花了500块,试了7款笔记软件,告诉你到底该怎么选》
内容:
开头先说结论:“如果你是学生,需要整理大量资料,用Notion。如果你是程序员,需要记代码片段,用Obsidian。下面是我一个月的深度使用体验。”
01.先别管软件,想想你用笔记干嘛
- 你是用来做课程笔记?
- 还是用来管理项目进度?
- 或者是用来写日记?
不同需求,用的软件完全不一样。
02.三款主流软件的“真人测评” - Notion:我用它搭建了一个课程管理库,这是我的模板截图。优点是……缺点是……
- Obsidian:我用它管理了1000多条读书笔记,这是关系图谱的截图。优点是……缺点是……
- ……
03.一张图帮你做决定
做一个详细的对比表格,把每个软件的优缺点、价格、适合人群都列出来。
你看,改过之后,这篇文章就从一个简单的信息列表,变成了一个能帮人解决问题的“决策指南”。它有作者的亲身经验(E),有明确的评判标准(E),有深度的对比分析(A),结论可信(T)。这才是AI会极力推荐的好内容。
以后写东西该怎么办
GEO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它就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学会和AI合作
AI不是你的敌人。你可以用AI帮你查资料、想点子、写初稿。然后你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进去。你负责核心价值,AI负责体力活。 - 写点只有人能写的东西
AI什么都能写,但它没有生活。它没法写自己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感受,也没法写自己带孩子的心得。这些真实的、带有个人情感的经验,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以后,这种内容会越来越值钱。 - 文字、图片、视频一起上
AI现在不光能看懂文字,也能看懂图片和视频了。以后最好的内容,一定是图文并茂,甚至还配有视频讲解。用多种形式,把一个问题讲透。
别再用老方法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了。从下一篇文章开始,忘掉那些套路。去想一个真实的人,他遇到了什么真实的问题。然后用你真实的经验,写一篇能真正帮到他的文章。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AI自然会喜欢你。流量也自然会来。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