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没,自己做个视频?不是手机拍的,是带点特效、有点感觉的片子。以前这事儿,麻烦,得买相机,学剪辑软件,一套下来头都大了。
现在有个东西叫AI视频。简单说,就是你打字,电脑给你出画面。你让它干啥,它就干啥。不需要你会拍,也不需要你会剪。
这篇文章就是告诉你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玩。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一步一步来,保证你能看懂,看完就能自己动手做一个。

第一章 AI视频到底是个啥?能干嘛?
先弄明白这是个什么东西,你才能用好它。
①以前做视频,是“拍下来再剪”。你得有个摄像机,把真实的东西录下来,然后倒进电脑里,用剪辑软件拼起来。
②现在做AI视频,是“想出来就做”。你不需要摄像机。你对着电脑说,我想要一个“熊猫在火星上吃竹子”的画面。电脑就能给你画出来,而且是会动的。这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这东西能干啥用?用处很多。
一做抖音快手短视频。你今天想做个历史故事,明天想做个科幻片,直接写脚本就行,AI给你生成画面,你一天能做好几条。
二给自己的小店做个广告。以前得花钱请人拍,现在你自己写几句广告词,配上产品图,AI就能生成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宣传视频。能省不少钱。
三做知识科普。讲个“黑洞是什么”,光用嘴说没意思。你直接让AI生成一个黑洞吞噬星球的动画,画面一出,比你说一万句都管用。
四搞点个人创作。写了首歌,想配个MV,或者画了个画,想让它动起来,AI都能帮你实现。
要玩这个,有几个词你得知道,很简单。
①文生视频。就是打字,出视频。这是最核心的功能。
②图生视频。就是上传一张图,让图动起来。比如上传一张狗的照片,让它摇尾巴。
③视频生视频。就是上传一个视频,给它换个风格。比如把你拍的街景,变成动画片的样子。
④AI数字人。就是做一个假人,替你说话。你把稿子给它,它就能对着镜头把话读出来,嘴型表情都能对上。做课程、念新闻很方便。
第二章 挑工具,哪个好用?
工具很多,别贪多,先找个顺手的。我把它们分成几类。
①生成视频的平台
这类是核心,专门做画面的。
Pika:现在很火,做出来的画面好看,特别是动漫和3D风格。免费也能玩,适合新手。
Runway:功能多,专业。能控制镜头怎么动,画面哪里动哪里不动。想做的细一点就用它。
Kling(可灵):快手搞的,国内的。能做两分钟长视频,效果很真实。现在要排队申请才能用。
②做数字人播报的
这类是专门做人说话视频的。
HeyGen:做出来的数字人很逼真,口型对的准。它有个功能,你上传一段中文视频,能给你翻译成英文的,而且口型和声音还是你的,很强。
Synthesia:企业用的多,里面有很多现成的“演员”和模板。
D-ID:能让照片张嘴说话,比较简单,适合做点好玩的东西。
③剪辑软件里的AI功能
你用AI生成一堆短片,最后还得把它们拼起来。
剪映专业版:这个必须得装。自动加字幕、自动抠图、文字转配音,这些功能太好用了,能省很多事。我们后面实操就要用它。
Adobe Premiere Pro:专业的剪辑软件,里面也有一些AI功能,比如自动调色、语音转文字,专业用户会用。
④搞声音的
画面和声音同样重要。
ElevenLabs:做AI配音的,声音很真实,有感情。比剪映自带的那个要强。
Suno AI:做AI音乐的。你告诉它想要的风格和主题,它能直接给你写一首歌,带人唱的那种。给视频配个原创音乐,感觉就不一样了。
新手先玩这三个,足够了。
①Pika。界面简单,效果好看,免费,没理由不用。
②HeyGen。如果你要做口播视频,直接用它,别犹豫。效率高得吓人。
③剪映专业版。不管用什么生成视频,最后都要用它来组合、配音、加字幕。这是你的“总装车间”。
怎么选?很简单。
你想做创意画面,就用Pika。
你想做人说话的视频,就用HeyGen。
不管做啥,最后都用剪映。
第三章 动手做一个!从想法到成品
理论说再多也没用,我们直接上手做一个。
目标:一个5秒的短片,主题是“一只猫在樱花树下睡觉”。
工具:Pika + 剪映。
①第一步写“咒语”(提示词)
提示词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画面质量。别写得太简单,比如“一只猫”,这样出来的东西没法看。
要写得具体。
一个好的提示词,应该包括这几样:主体+动作+场景+风格+镜头。
举个例子:
主体:一只毛茸茸的橘猫
动作:蜷缩着睡觉
场景:在盛开的樱花树下,阳光斑驳,微风吹过,花瓣飘落
风格:电影感,4K画质,宫崎骏动画风格
镜头:特写镜头,缓慢向前推
把这些组合起来,用英文写出来(大部分工具对英文识别更好):
A fluffy ginger cat sleeping, curled up under a blooming cherry blossom tree. Sunlight filters through the petals. Cherry blossom petals are slowly falling. Cinematic, 4K, Ghibli-inspired animation style. close-up shot, slow panning motion.
②第二步用Pika生成画面
打开Pika的网站,用你的账号登录。
把上面那段英文提示词,复制粘贴到输入框里。
旁边有几个设置。宽高比,选16:9就是横屏,9:16就是竖屏。我们选16:9。
点生成按钮,等个一分钟。
出来的第一个结果可能不满意,这很正常。点“Retry”再试一次,或者改改提示词,比如把“橘猫”换成“黑猫”,再生成。
当你看到一个满意的片段,就点下载,存到电脑里。
重复几次,多生成几个不同角度的素材备用。
③第三步加声音和字幕(用剪映)
打开剪映专业版,新建一个项目。
把你刚从Pika下载的视频,都拖进去。
我们来加配音。点顶上的“文本”,再点“文本朗读”。输入你的旁白,比如:“春天的午后,真舒服啊。” 右边选一个你喜欢的声音,点“开始朗读”。音频就自动加到时间轴上了。
我们来加字幕。选中刚生成的音频,再点“智能字幕”,选“识别字幕”。剪映会自动把声音变成文字,字幕就有了。你可以在右边调字体和颜色。
④第四步剪辑和配乐
现在把所有东西拼起来。
把视频片段从素材区拖到下面的轨道上,按你想要的顺序排好。
在两个视频中间,可以加个“叠化”转场,让切换看起来更顺畅。
在“音频”库里找一首背景音乐。搜“安静”、“钢琴”之类的词,找一首合适的拖到轨道上。
关键一步:背景音乐声音一定要调小,大概-20分贝,不然会吵到人说话。右键点音乐轨道,就能调音量。
⑤第五步导出
点右上角的“导出”按钮。
分辨率选1080p,帧率选30。这是通用设置。
点导出。等它跑完,你的第一个AI视频就做好了。
第四章 怎么让视频更好看?三个技巧
做完第一个,你可能觉得还不够好。下面这三个技巧能帮你。
技巧①风格统一
新手做的视频,几个镜头放一起,画风不一样,看着很怪。
怎么解决?
一固定你的风格关键词。比如你想做个赛博朋克系列,那每条提示词后面都加上cyberpunk, neon lights, rainy这几个词。
二用Seed值。有些工具里有个叫Seed(种子)的数字,它就像每次生成的“身份证号”。你固定住这个号码,再稍微改点动作描述,生成出来的主体和场景就基本一样。这样就能做出一套连贯的镜头。
技巧②角色统一
这是个大难题。经常这个镜头的主角是圆脸,下个镜头就变方脸了。
解决方法有点复杂,需要跨平台。
先用Midjourney这样的AI绘画工具,画出你想要的角色,多画几个不同姿势的。
然后把你最满意的一张正面图,上传到Pika里,用“图生视频”功能。
再用提示词告诉Pika,让“这个图里的人”做什么动作。这样就能保证主角不会变脸了。
技巧③避开“怪东西”
AI画画经常出错,比如画出六根手指的人,或者画面闪来闪去。
怎么避免?
一用“负向提示词”。在提示词后面加个–no,告诉AI你不想要什么。比如–no extra fingers(不要多余的手指)。
二少用长镜头。AI做一个长镜头的思考量很大,容易出错。你不如让它生成几个2-3秒的短镜头,再用剪映拼起来,效果更好。
第五章 以后会怎样?还有些规矩得懂
了解一下这技术的未来,和使用时要注意的地方。
①以后会怎样?
OpenAI公司做了个叫Sora的模型,能直接生成一分钟的高清视频,而且非常真实,看起来就像真摄像机拍的。
这意味着,以后拍电影、做广告,成本会大大降低。可能一个人就能做一个工作室的事。人人都能当导演,比的不再是设备,而是谁的想法更好,谁的故事讲得好。
②有些规矩得懂
一版权问题。现在用AI做的东西,版权归谁还说不清楚。你做的视频,别人抄了,你可能不好告他。这是个风险。
二肖像权。千万别拿别人的脸乱搞,特别是做假视频,这是犯法的。技术是好是坏,看用它的人。我们得有底线。
三持续学习。这东西更新换代太快了。今天这个工具好用,明天可能就有更好的出来。多看看,多试试,别让自己掉队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别想了,现在就打开电脑,照着第三章的步骤,自己动手做一个。这是学得最快的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yy/ai-video/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