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那些好看的AI图,总让人心里痒痒的。一张图光影和细节都绝了,自己也想搞一张。但问题来了,你对着那个输入框,憋半天也想不出该说啥。最后生成的图,怎么看都透着一股“AI味儿”,人脸光滑得像假人,光线也假得不行。
这事儿的坎,就卡在提示词上。好图的背后,都藏着一串好词。想知道这串词是啥,就得用上反推工具。它能帮你把一张图片“翻译”回提示词。不过拿到词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改,怎么把那股“AI味儿”去掉。下面就讲讲具体怎么干。

拆解图片的家伙事儿
市面上的工具不少,搞明白三个就够用了。它们脾气不一样,得看情况用。
1. Midjourney自带的/describe
用Midjourney的人,这个最方便。在对话框里敲/describe,把图片丢进去就行。它会吐出四条不一样的提示词给你挑。这玩意的作用主要是给你点新想法。它不是精确分析图片有啥,而是给你几个可能画出类似感觉的方向。缺点也明显,它说的东西有时候太玄乎,不具体,而且只能在Midjourney里用。
2. 免费又专业的CLIP Interrogator
这个东西叫CLIP Interrogator,在Hugging Face网站上就能搜到,免费的。它就像个侦探,会把一张图拆得稀碎,告诉你里面有什么东西、是什么画风、模仿了哪个艺术家、甚至连相机镜头都可能给你分析出来。它给的词非常细,对学写提示词帮助很大。但它给的词太多太乱了,像个购物清单,直接用效果不好,你得自己从里面挑有用的。
3. 打开网页就能用的img2prompt
还有一堆在线网页工具,img2prompt就是其中一个。这种工具的好处是简单粗暴。打开网页,上传图片,提示词就出来了。不用注册,不用登录。如果你就是想快速看一眼一张图大概是怎么描述的,用它最快。但指望它分析得多准多细,那就不行了。
特点 | Midjourney /describe | CLIP Interrogator | 在线工具 (如img2prompt) |
好不好用 | 极简单 | 需要点耐心 | 傻瓜式操作 |
准不准 | 给灵感,不求准 | 细节多,很准 | 大概准,不细 |
花不花钱 | Midjourney会员费 | 免费 | 基本免费 |
拿到词以后,怎么改成自己的?
工具给你的词只是一堆零件,想造出好车,还得自己动手组装调校。去掉“AI味儿”的秘密,全在这一步。
第一步:给那堆乱词做个手术
工具吐出来的词,直接复制粘贴肯定不行。你得先整理一下。
- 把没用的、不相关的词删掉。
- 意思差不多的词,选一个最好的留下。
- 把剩下的词重新排个序。一般按照“主体是谁 > 在干嘛 > 穿戴细节 > 环境在哪 > 光线咋样 > 什么风格”这个顺序来,AI更好理解。
第二步:加点能提升质感的“干货”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决定了你的图是“行货”还是“作品”。
- 关于光线,别只会说“好看的光”
- 想让图有电影感,就用Cinematic lighting。
- 想让人物脸上有明暗对比,显得立体,就用Rembrandt lighting。
- 想让光看起来像一束束的,穿过空气那种感觉,就用Volumetric lighting, God rays。
- 关于质感,让图摸起来不那么“滑”
- 想让图有胶片老照片的感觉,就加上shot on Kodak Portra 400,再来点film grain(胶片颗粒)。这个是去“塑料感”的神器。
- 画人像的时候,加上natural skin texture, freckles(自然皮肤纹理,雀斑)。没人皮肤是绝对光滑的,加点瑕疵才真实。
- 关于风格,告诉AI你要的是“画”还是“照片”
- 用digital painting(数字绘画),图就会有笔触感。
- 用concept art(概念艺术),图就会更有设计感。
- 用具体的摄影师名字,比如by Annie Leibovitz,AI就会模仿那个摄影师的风格。
第三步:用“黑名单”干掉不想要的东西
负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就是个黑名单,把你不想看到的东西全写进去,AI就不会画了。
- 通用黑名单:plastic, fake, 3d render, blurry, deformed, disfigured,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 watermark, signature(塑料、假的、3D渲染、模糊、变形、毁容、质量差、水印、签名)。
- 人像专用黑名单:bad anatomy, extra limbs, ugly, bad hands(身体结构不对、多余的肢体、丑、烂手)。
来,实战一下
我们拿一张典型的“AI网红脸”图片开刀,脸蛋没毛病,就是假。
- 先反推。 用CLIP Interrogator得到一串词,大概是a beautiful woman, smiling, portrait, artstation。全是些正确的废话。
- 开始改。
- 第一版改造:加质感和光。
- 正向提示词里,加入(natural skin texture:1.3),括号和数字是用来加权的,让AI更重视这个词。再加入cinematic lighting, shot on Kodak Portra 400, film grain。
- 负面提示词里,写上plastic, doll, 3d render, anime。
- 这时候生成的图,皮肤就不那么假了,有了真实的光影和胶片质感。
- 第二版改造:加故事和情绪。
- 把smiling(微笑)换成pensive(沉思的)。
- 加个场景in a dimly lit room(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
- 指定一个光效Rembrandt lighting,让脸部有明暗对比。
- 最后出来的图,就不再是张糖水照片了。它像一个电影截图,有人物情绪,有故事氛围。那股廉价的“AI味儿”彻底没了。
- 第一版改造:加质感和光。
你看,整个过程就是先拆解,再重组,最后加入你自己的想法。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你可以去找张自己喜欢的图,动手试试了。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