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搜索优化:如何赢得机器的“青睐”,成为用户的“第一提及”?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问手机:“明天要招待吃素的朋友,有没有做法简单、看起来又拿得出手的菜?”

手机直接给了你答案:“可以试试‘金银蒜蒸丝瓜’。这道菜很简单,‘下厨房’App里有个叫‘厨娘小影’的用户分享过一个零失败菜谱,她还附上了详细的步骤图,特别适合新手。”

看到没?“厨娘小影”这个人,就成了AI眼里的专家。AI直接用了她的菜谱,把她推荐给了你。这就是“第一提及”。

这事儿正在发生。以前我们做网站,拼命想在搜索结果那十个链接里排第一。现在,AI自己看遍所有链接,直接把一个它认为最好的答案告诉你。用户连链接都不用点了。

这就带来一个新问题。用户不点进网站,流量从哪来?品牌怎么让别人知道?

解决办法就是一套新的玩法,叫生成式引擎优化(GEO)。这不是让你丢掉以前的SEO知识,而是教你怎么在AI面前“刷好感”,让AI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你。

AI 搜索优化:如何赢得机器的“青睐”,成为用户的“第一提及”?

游戏规则怎么变了

以前做SEO,就像是开了一家店,然后努力在城里最显眼的地方挂上最大的广告牌。我们写文章,加关键词,找别人换链接。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让搜索引擎觉得我们的“店”最值得推荐。用户看到广告牌(搜索链接),自己走进来(点击访问)。搜索引擎只是个发广告的。

现在AI搜索不一样了。它不像发广告的,更像一个私人助理。你问它问题,它不会给你一堆广告牌让你自己选。它会自己跑遍全城所有的店,比较一圈,然后直接告诉你:“去张三家吧,他家的东西最好。”

AI就是那个帮你做决定的助理。它成了答案的终点站,不再是中转站。

这就意味着,竞争的地方变了。以前是想办法让用户点击你的链接。现在,是想办法让AI这个“助理”在心里认定你就是最好的。

AI这个“助理”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想让AI推荐你,得先知道它是怎么想的。AI的脑子里主要有两样东西:一个叫大语言模型,让它能听懂人话,也能像人一样说话;另一个叫知识图谱,就像一本事实清单,保证它说的话靠谱,不会瞎编。

它靠下面几条原则,来判断网上那么多内容哪个好,哪个差。

看出身,讲权威
AI很看重内容的来源。一篇文章是谁写的,在哪发的,这些很重要。一个认证医生在专业医学网站上写的健康建议,肯定比一个匿名网友在论坛里的发言更可信。这就是谷歌一直强调的E-E-A-T(经验、专业、权威、可信)。AI把这点学得透透的。

对答案,找共识
AI是个“杠精”。它会把好几个高分答案放在一起比对。比如,十个权威网站里,有九个都说某个事实是A,只有一个网站说是B。那AI就会相信A。你想让AI信你,你说的东西就得准确,经得起推敲。

要直接,别绕弯
AI很忙,没耐心看废话。它喜欢开门见山的内容。一篇文章的开头就应该把核心结论、关键答案给出来。那种铺垫半天、藏着掖着不说重点的,AI扫一眼就走了。

贴标签,喂机器
还有个技术活儿,叫结构化数据。简单说,就是给你的内容贴上机器能看懂的标签。比如你写个菜谱,用标签告诉AI,哪里是菜名,哪里是配料,哪里是步骤。这样AI就能毫不费力地把信息抓走,直接用。

具体怎么做,才能让AI看上你

知道了AI的口味,就可以开始动手了。下面是五个具体的行动方向。

一 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个专家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你必须用行动证明,你说的东西,都是你亲身经历、深度研究过的。

(1)展示你的真实经验
别光说理论。你评测一台相机,就放上你自己用这台相机在不同环境下拍的样片,甚至附上拍摄参数。你分享一个软件的使用技巧,就录个屏,一步步演示操作。这种带着“体温”的一手内容,AI能识别出来。

(2)亮出你的专家身份
内容最好由真实的人来写,而且这个人得有相关背景。给作者创建一个专门的介绍页面,写上他的真名、履历、专业认证。这等于是在告诉AI:“看,写这篇文章的人是个懂行的,不是随便找来的。”

(3)让大咖为你站台
权威是别人给的。想办法让行业里的主流媒体、知名机构、大学网站提到你的名字或你的研究。哪怕只是提一下,没有链接,也是一次有力的背书。比如,你的公司数据被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引用了,这就是最好的权威证明。

(4)做事要透明
网站上得有清楚的“关于我们”,介绍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联系方式、办公地址要写清楚,别藏着掖着。这种光明磊落的态度,能同时赢得用户和AI的信任。

二 像聊天一样回答用户的问题

AI搜索就是一场问答。你的内容,就得是为回答问题而生的。

(1)从研究关键词,变成收集问题
别再死磕关键词了。去想想用户会怎么问问题。去知乎、百度知道看看,围绕你的领域,大家都在问什么。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一个一个地用你的内容去回答。

(2)把答案放在最前面
写文章,学记者写新闻稿。第一段,就把最重要的结论扔出来。比如写“如何给猫剪指甲”,第一段就该是:“给猫剪指甲的关键是让它放松,选择锋利的专用指甲刀,一次只剪一点点透明的部分,避免剪到血线。”

(3)做一个主题的“百科全书”
找准一个你最擅长的主题,写一篇超长、超详细的“终极指南”。把用户可能想到的所有问题,都在这一篇文章里讲清楚。这会让AI觉得,在这个话题上,你就是最全面的信息源。

三 给你的内容贴上“机器说明书”

结构化数据(Schema)就是这个说明书。它能帮AI毫不费力地读懂你的网页。

(1)为什么要做这个
打个比方,一篇文章里写了“复仇者联盟 2012”。AI看到可能会犯嘀咕,这是电影名还是什么?如果你用了电影Schema标记,明确告诉它“name: 复仇者联盟, datePublished: 2012”,AI就瞬间明白了。它省事了,自然就喜欢你。

(2)几种重要的“标签”
a.FAQPage:用它标记你的问答页面,AI可以直接把你的问答拿去用。
b.HowTo:用它标记操作步骤,比如“如何系领带”,AI能把步骤一条条抽出来。
c.Person/Organization:用它标记作者和公司信息,证明你的专业性。
d.Product:电商网站必用,标记价格、库存、评分,AI可以直接展示。

四 让你的品牌成为一个“实体”

你要让AI觉得,你的品牌不是一个空泛的名字,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头有脸的“东西”。

(1)追求“事实提及”
别再只想着换链接了。想办法让维基百科、行业报告、权威新闻里出现你的名字。比如,一篇讲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文章里,提到了“XX公司的电池技术”,这对AI来说,就是一条关于你的“事实记录”。

(2)占领“信任高地”
像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天眼查、Crunchbase这类平台,是AI很信赖的信息来源。去这些地方,创建和完善你的词条和档案,信息要准确。

(3)信息保持绝对一致
你的公司名、地址、电话,在全网所有地方,必须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能差。信息不一致,AI会糊涂,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指的同一家公司,你的权重就会被分散。

五 让AI看到、听到你的全部

AI不仅会读文字,还会看图、听声音。

(1)优化图片和视频
a.图片:文件名要用描述性的,比如hongshaorou-zuofa.jpg。ALT文本要认真写,描述图片内容。
b.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标题、简介要写好。最重要的是,提供完整的字幕文件。AI会读取字幕来理解视频内容。

(2)在各个平台刷“存在感”
你在知乎的专业回答,你在行业论坛的活跃度,你的社交媒体口碑,AI都会看在眼里。这些都是你专业和声誉的证明。

(3)重视用户的真实评价
鼓励用户在你的网站、电商平台或点评网站上留下真实的评价。大量的用户评论,特别是那些细节丰富的,是证明你“经验”的最好证据。AI会看这些评论,来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像你自己说的那么好。

怎么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

做了这么多,效果怎么看?以前的那些数据,比如网站流量,可能不准了。因为AI直接给了答案,用户可能根本不来你的网站。

你需要关注几个新地方:

No.1 AI提到你了吗
这是最重要的。挑一些你最关心的业务问题,经常去搜搜看,记录下AI的回答里,有没有提到你,是怎么提的。现在没啥好工具,只能靠自己手动查。

No.2搜你品牌的人变多了吗
如果AI经常引用你,你的品牌知名度就会提高。一个直接表现是,直接搜索你品牌名字的人会变多。你可以用百度指数看看你的品牌词搜索趋势。

No.3直接访问和转化有没有变化
有些用户看到AI推荐了你,不会马上行动,但记住了你。过几天,他可能会直接在浏览器里输入你的网址来访问。所以,要关注直接访问流量的变化和最终的订单转化。

最后,说点实在的

AI搜索还在变,今天说的这些,明天可能就要更新。但有一样东西不会变。

AI再厉害,它也是个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人找到答案。所以,想赢得AI的青睐,最终还是要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你有没有在创造真正对人有用的、可信的好东西?

别总想着去研究算法的空子。踏踏实实地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把你懂的东西,用最清晰、最真诚的方式分享出来。

这才是应对所有变化的最好方法。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869.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09-30 20:20:00
下一篇 2025-10-01 11:53: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