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个视频,又费钱又费时间,还得会用各种复杂软件。现在不一样了,AI工具出来了,你只要动动嘴、打打字,画面就自己生成了。
我花了很多时间,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AI视频工具都试了一遍,踩了不少坑。下面这些是我筛选出来的,有厉害的,也有马上就能上手的。你照着这个单子用就行,能省掉你大把的研究时间。

几个厉害的,但你可能还用不上
有些公司做了几个模型,效果好得吓人,但还没完全开放给所有人用。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①OpenAI的Sora
它能直接生成一分钟长的高清视频。Sora最厉害的地方,是它好像懂物理。比如它生成的视频里,一个人在雪地里走,脚踩下去雪会陷进去,再抬起来雪会飞溅,这些细节都跟真的一样。目前只有少数设计师和研究员能用。
②快手的Kling
这是快手做的,是国内的顶尖水平。Kling能生成长达两分钟的视频,比Sora能做的还长,这对讲个小故事就很有用了。它模拟大幅度运动也做得不错,比如人跑步的动作看着不假。现在国内用户可以用“快影”App申请测试资格。
③字节的即梦AI
字节跳动做的东西,肯定跟抖音、剪映有关系。即梦AI就是这样,它和剪映能连起来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先用即梦AI生成各种你想要的视频素材,然后一键发送到剪映里去剪辑、配音、加字幕。这个流程能帮你很快地产出短视频。
这些你现在就能用
下面这些工具,你现在就能打开网站开始玩,大部分都有免费试用的额度。
No.1 Runway
这个工具功能多,适合想精细控制画面的人。比如它有个叫“运动笔刷”的功能,你上传一张静态图片,想让画面里哪个部分动起来,就用笔刷在那个地方涂一下。比如涂一下瀑布,瀑布就会流动;涂一下天空,云彩就会飘动。这样控制起来就准。
No.2 Pika
Pika上手快,界面简单,很适合做社交媒体上那些有趣的短视频。它有个特别的功能叫“口型同步”,你只要上传一张人脸照片和一段音频,它就能让照片里的人,嘴型跟音频对上,开口说话。做些搞笑视频或者让名人名画开口说话,用这个就很方便。
No.3 HeyGen
这个主要用来做数字人。它最牛的功能是视频翻译。具体操作是:你上传一段自己说中文的视频,选择把它翻译成英文。几分钟后,它会生成一个新视频,视频里你的口型会变成说英文的口型,而且很自然,就像你本来就会说英文一样。做跨国内容的人用这个,效率高。
No.4 Stable Video Diffusion
这个是开源的,意思是懂技术的人可以把它下载到自己电脑上,随便用,不受网站限制。它更像个基础引擎,很多别的AI视频工具都是基于它开发的。普通人用起来会有点麻烦,需要自己配置环境。但好处是完全免费,而且能加载各种社区开发的风格模型,玩出花来。
No.5 剪映的AI功能
你手机里的剪映,其实已经加了很多AI功能。比如“AI抠像”,以前要在电脑上用绿幕抠半天,现在手机点一下就行。“智能字幕”能自动识别视频里的人话,给你生成字幕。这些功能让普通人做视频的门槛低了很多。
用Pika做个视频,照着来就行
光说不练没用,这里用Pika举个例子,你跟着步骤做一遍,马上就会了。
一 打开网站
在浏览器里输入pika.art,进去之后可以用你的谷歌账号登录,省了注册的麻烦。
二 写想法
界面中间有个对话框,那就是让你写想法的地方。你想生成什么视频,就在这里用文字描述出来。这段描述叫“提示词”。
三 写好提示词
写提示词是个技术活,关键是要具体。
别这么写:“一只猫在跑。”AI不知道是什么猫,在哪跑,会随便生成。
要这么写:“一只橘色胖猫,在下过雨的东京夜晚街道上奔跑,地面有积水反光,动漫电影风格。”
你看,把主体、环境、动作、风格都写清楚,AI才能准确理解你的意思。
四 点击生成
写完提示词,直接点发送按钮。等个几十秒,你的第一条AI视频就做好了。你可以下载保存,或者不满意就修改提示词再试一次。
以后会怎么样?
AI视频这东西,发展快。
以后生成的视频会越来越真,甚至能跟你互动。你可能像玩3D游戏一样,走进AI生成的世界里,改变里面发生的事。
但坏处是,假视频也会越来越多。用AI做的假新闻、假录像会是个大问题,怎么分辨真假,对所有人都是个挑战。
对我们做内容的人来说,工具越来越简单,意味着“想法”本身越来越值钱。因为技术操作谁都能很快学会,但你的创意、你的故事、你的审美,才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东西。所以,别怕这些工具,去用它们,让它们帮你把脑子里的好东西实现出来。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yy/ai-video/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