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快被我们那个SaaS网站的3%转化率给逼疯了。后台数据看着十几万的访客,挺热闹,可就是没人付钱。我们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招数,全都没用。感觉就像开了一个大商场,人来人往,但大家都是只逛不买。
后来,我搞明白了GEO这个东西。它不是那个搞地图的GEO,是生成式引擎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我带着团队,花了一个月时间,把网站整个营销逻辑给换了。结果怎么样?上个月转化率干到了10%。整整3倍。
这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的人用搜索,不想看一堆链接。他们要直接的答案。Google SGE、文心一言这些AI,就是干这个的。你的内容没被AI选中,出现在那个直接生成的回答里,就等于不存在。
下面我就把怎么干的,一步步拆开给你看,没有废话。
别盯着排名了,得让AI直接用你的话
以前我们做SEO,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把排名搞到第一页、第一名。现在这套玩法过时了。
你可以这么理解:
旧的搜索引擎,像个图书馆管理员。你问他问题,他给你一排书架号(一堆链接),让你自己去找。
现在的生成式引擎,像个私人研究助理。你问他问题,他直接帮你把所有书都看了,然后写成一份报告给你。
用户的习惯变了。没人有耐心一个个链接点开看了。这就意味着,就算你排在链接列表的第一名,流量也可能被页面顶部的AI回答给抢光了。
GEO要干的事,就是让AI在写那份报告的时候,引用你的观点、你的数据、你的结论。
说白了,以前SEO是抢排名。现在GEO是抢AI答案里的位置。
以前是搞关键词,现在是搞定用户的问题。以前看点击率,现在看AI提了你几次。
怎么让AI看上你,还信你
AI不是人,它没感情,但它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它喜欢结构清晰、来源可靠、能直接拿来用的东西。我们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内容,做成AI最喜欢的那种“标准件”。
我们主要做了四件事。
① 把内容写成标准答案
AI抓取信息,就像学生抄作业,它喜欢找那种已经写好了的标准答案。所以,我们的内容不再追求文采,而是追求“可复制性”。
这是它的工作原理:
a. 开头就给答案。别铺垫,比如写“如何提高团队效率”,第一段就直接写:“提高团队效率的核心是三点:明确的目标、高效的工具、清晰的流程。”然后下面再逐一解释。
b. 用好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就是一个完整的问题。比如,“用什么工具能帮远程团队协作?”而不是写“协作工具的选择”。
c. 多写问答(FAQ)。我们把用户所有可能问的问题,都整理成一问一答的格式,放在文章末尾或者单独做一个页面。AI就喜欢这种格式,可以直接拿去用。
d. 用数据说话,给出来源。我们写“这款软件能提升30%的效率”,后面一定会括号(根据我们对500个付费用户的调研数据)。这让AI觉得你很可信。
② 让你自己和公司在网上像个专家
AI在引用信息前,会先查一下“这是谁说的”。一个无名小卒和一个行业大牛说同样的话,AI肯定信后者。
所以,得让AI知道你是谁,你很牛。
a. 公司的“关于我们”页面要写清楚。别只写公司简介。要把创始人的背景、团队拿过什么奖、被什么大媒体报道过,都写上去。比如,创始人是前阿里P9,有15年行业经验,这种信息对AI来说就是加分项。
b. 给AI“打标签”。这需要一点技术,叫Schema标记。简单说,就是用代码告诉AI:“这是我们公司的创始人,这是他的领英链接”,“这是我们的产品,评分4.9分”。这样AI就能准确认识你,而不是靠猜。
c. 去权威的地方“刷脸”。比如去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建个词条。再比如,跟行业里有名的人或公司合作,让他们的网站上提到你的名字。这就等于在AI的世界里,找了个靠谱的人给你做担保。
③ 拿出真东西,别说空话(E-E-A-T)
Google内部有个内容质量评估标准,叫E-E-A-T。在AI时代,这个标准变得极其重要。
a. 经验(Experience):你得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我们写项目管理软件的文章,就会放很多我们自己团队用这个软件的截图、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这种带细节的东西,AI能识别出来,它比网上抄来的“十大技巧”有价值得多。
b. 专业(Expertise):让专家来写,或者至少署名是专家。我们每篇深度文章,作者简介里都会写清楚他是谁、干过多少年、有什么成就。
c. 权威(Authoritativeness):让更牛的人或机构给你背书。我们花钱做了一份行业报告,然后免费给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用,条件是他们引用时必须带上我们的名字。这种引用,在AI看来权重很高。
d. 可信(Trustworthiness):网站要正规。联系方式、公司地址、隐私政策都得有。信息要准确,别瞎编。
④ 回答用户真正的“人话”问题
现在没人会搜“项目管理 软件”这种干巴巴的词了。
用户会直接问:“我们一个10人的设计团队,用哪个项目管理软件比较好,最好能跟Figma打通?”
我们的工作,就是去找到这些五花八门、但意图极其精准的问题,然后为它们量身定做答案。
a. 找问题。用AnswerThePublic这种工具,或者直接去看知乎、小红书上你的目标用户都在问什么。把这些问题记下来。
b. 写一系列文章来回答。别指望一篇文章解决所有问题。针对“10人团队用什么软件”写一篇,针对“跟Figma打通的软件”再写一篇。把这些文章串起来,就像一个导购,一步步打消用户的疑虑。
c. 用口语化的方式写。标题和内容,就用用户提问的原话。这样AI更容易把你的文章和用户的问题匹配上。
我们那10%转化率是怎么来的,全过程复盘
讲了这么多理论,现在说说我们自己的例子。我们是做项目管理SaaS的。
01 我们不看关键词排名了,去看用户到底在问什么
第一步,我们把以前的关键词报告扔一边了。团队开了一整天的会,主题只有一个:模拟用户。一个想买我们软件的人,会在决策前、中、后,分别问出哪些具体到骨子里的问题?我们列出了100多个,比如:“你们的软件数据存在哪?安全吗?”“跟钉钉的审批流程比,哪个更方便?”
02 把网站内容全改了,我们建了个“知识中心”
第二步,我们把以前那些零散的博客文章,全部重新规划。围绕用户最关心的几个大问题,比如“数据安全”、“团队协作效率”,我们写了几篇上万字的“终极指南”。然后,再针对这100多个小问题,写了100多篇短文章,全部链接到对应的“终极指南”上。整个网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专门解答项目管理问题的知识库。
03 包装公司形象,让AI觉得我们靠谱
第三步,我们把创始人的照片、履历、在行业大会上的演讲视频,全都放在了网站最显眼的位置。我们还鼓励老用户去G2、Capterra这些国外的软件评测网站写真实评论。这些第三方的好评,比我们自己说一百句好话都有用。
04 看数据,看跟以前不一样的数据
我们不再天天刷网站总流量了。我们开始关注几个新数据:
- 有多少流量是通过搜索一个完整的问题进来的?
- 那些回答具体问题的长文章,带来的“申请试用”转化率有多高?
- 在ChatGPT里问相关问题,我们的品牌被提及了多少次?
结果就是,总流量没涨多少,但来的人越来越准。用户的网站停留时间翻了倍。最后,转化率就从3%跳到了10%。
要用的工具和前面会遇到的坑
做这个事,有几个工具能帮上忙。
- 找问题用:AnswerThePublic, AlsoAsked,还有就是多逛逛知乎、百度知道。
- 写作用:ChatGPT, Claude能帮你理清思路,但核心经验必须是自己的。
- 技术用:Schema.org这个网站有所有“标签”的说明,照着做就行。
前面也有几个坑要注意。
No.1 AI会抢走你的点击量。因为答案直接显示了,用户可能就不点进你网站了。但这不一定是坏事,你的品牌在AI答案里露脸,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巨大的广告。
No.2 AI会胡说八道。有时候AI会错误地引用或总结你的内容。得定期去检查,发现了就去想办法修正源头内容。
No.3 做这个,你自己也得变。你得更懂你的用户,能写出真正有深度的东西,还得懂点数据和技术。
最后,别再琢磨怎么排到第一了。去琢磨怎么成为答案本身。
这事的核心,是帮用户解决问题。
你真心帮他,AI看得见,用户也看得见。
现在就开始干吧。看看你的网站内容,是在卖东西,还是在解决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geo/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