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清晰、无歧义的AI提示语?

跟AI聊天,就像在跟一个超级聪明的实习生说话。这个实习生读完了全世界的书,却没有一点社会经验。你对他说“写个车”,他可能给你一篇讲秦朝战车的文章,也可能给你一份发动机维修手册。你必须把话说得特别明白,他才能准确干活。

如何撰写清晰、无歧义的AI提示语?

我花了很多时间跟AI打交道,发现写提示语是个技术活。它不是简单地提问,更像是在设计一套指令。你需要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弄清楚,整理好,再喂给AI。下面这些方法,都是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没有虚的,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先调整你的思路

开始写提示语之前,脑子里的想法要先变一变。这几点能帮你从根上解决问题。

① 给AI一个具体的身份

这是提升结果质量最简单的一招。你让AI扮演一个角色,它就会调动所有跟这个角色相关的知识,连说话的口气都会变。

它为什么能工作?你给AI一个“心血管科医生”的角色,AI就会优先调用医学数据库里的知识,而不是历史或文学知识。这能让它的回答更专业,更聚焦。

怎么用好这一招?

  1. 身份要具体。 不要只说“你是个程序员”。要说“你是个有10年经验的Python后端工程师,擅长用Django框架”。身份越细,AI的表现越好。
  2. 加上背景。 比如,“你是个刚从火星考察回来的天文学家,正在给一群高中生讲课。” AI就知道要用通俗的语言,讲火星上的见闻。

我们来看个例子。

  • 普通的问法: “解释下黑洞是啥。”
  • 给了身份的问法: “你是一个天体物理学家,用最简单的话,给一群高中生解释什么是黑洞。讲讲它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光都跑不出来。”

第二个问法得到的结果,绝对比第一个好得多。

② 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如何撰写清晰、无歧义的AI提示语?

AI给的结果不好,很多时候是咱们自己没想明白。一个模糊的要求,只能换来一个模糊的回答。

你需要把一个模糊的想法,变成一个AI能执行的任务。可以参考项目管理里的SMART原则,我把它变成了大白话:

  1. 具体 (Specific): 任务要明确。别说“写个故事”,要说“写一个1000字的短故事,主角是一只会编程的猫,故事发生在外太空”。
  2. 可衡量 (Measurable): 结果要能数数。比如,“给我5个广告标题”,“这篇文章要控制在800字左右”。
  3. 能做到 (Achievable): 别提AI办不到的要求。你让它预测股票,它肯定做不到。它只能基于已有的知识来工作。
  4. 相关 (Relevant): 给足相关的背景信息。你要AI写邮件,就要告诉它收件人是谁,你的身份,写信的目的,还有希望提到的要点。
  5. 分步骤 (Time-bound): 遇到复杂的任务,就拆开来一步步说。别指望一个提示语搞定所有事。比如做个营销计划,可以先让AI“分析竞争对手”,再让它“设定营销目标”,最后“制定具体活动”。

③ 有话直说,别讲废话

AI不是人,它猜不到你的心思。含糊、啰嗦的话只会让它犯迷糊。

  1. 用词要准。 别用“好一点”、“有趣一点”这种词。直接说你想要的“好”是什么样。比如,不说“让文案有趣点”,而是说“文案里多用一些年轻人懂的梗”。
  2. 少用代词。 尽量别用“它”、“他们”。在新的对话里,最好重新说一遍主语。比如,不说“根据它刚才的分析再深入点”,要说“根据刚才对‘特斯拉盈利模式’的分析,再讲讲碳积分交易的风险”。
  3. 重点放前面。 先说最重要的指令。就像这样:“一份报告,总结上周的数据,分析原因。” AI最喜欢这种直接的动词开头的句子。

还有,别跟AI客气。“请”、“谢谢”这些词都可以省掉,直接下命令就行。

④ 好结果是改出来的

没人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语。你和AI的对话,是一个不断修改、共同创作的过程。

AI给你的第一个回答,就是一份诊断报告。它能告诉你,你的指令哪里没说清。你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结果,不断调整你的指令。

看这个例子,一个写计划的提示语是怎么一步步变好的:

  • 版本1.0: “帮我做个时间管理计划。” (结果会很空泛,没法用)
  • 版本2.0: “我是一个大学生,帮我做一个星期的计划,要平衡学习和社团活动。” (有点针对性了,但还不够细)
  • 版本3.0: “你是一个学习顾问。我是一个大二学生,学计算机的,下周要考两门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每周三晚上还有3小时篮球训练。帮我做一个从周一到周日的详细学习计划,用表格画出来,要写明每天学什么、具体几点到几点,还要有休息时间。” (这个结果就会高度定制,拿来就能用)

复杂任务的“固定配方”

如何撰写清晰、无歧义的AI提示语?

任务一复杂,光靠上面的思路还不够。你需要一些固定的框架,像做菜的菜谱一样,照着来就不会漏掉东西。

① CRISPE框架:一个指令清单

这个框架像个清单,帮你把一个复杂指令的各个部分都想到。我们用给咖啡店写营销计划的例子来看看怎么用。

  1. C (角色): “你是一个资深品牌营销专家,特别擅长给实体店做活动。”
  2. R (结果): “给我新开的‘窄门咖啡馆’写一份3个月的开业营销计划。”
  3. I (意图): “我的咖啡店开在大学旁边,目标客户是喜欢读书的学生和老师。我希望这里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地方,不是网红店。目标是找到第一批忠实顾客。”
  4. S (步骤): “计划里要有这几块:品牌定位和口号;开业前一个月的预热活动;开业后两个月的社群运营方案;预算5万块,推荐一些花钱渠道。”
  5. P (个性): “文案风格要有点文化气息,温暖、有趣。别用太商业化的词。”
  6. E (示例): “我很喜欢单向空间的文案。比如那句‘我们抵抗遗忘’。我希望我们的口号也有这种感觉。”

把这六点组合起来,AI就收到了一个信息超全的工作任务单,几乎不可能理解错。

② 思维链 (CoT):让AI把思考过程写出来

遇到需要推理和计算的问题,直接问答案,AI很容易出错。思维链这个技巧,就是让AI慢下来。你只要在问题后面加一句“一步一步地思考”,AI就会把解题的步骤给你列出来。

这个方法能大大提高答案的准确率。因为它强迫AI进行逻辑推理,而不是瞎猜。

什么时候用这个方法?

  • 做选择题: “公司有A、B两个方案。A方案花钱多,见效快,风险高。B方案花钱少,见着慢,但保险。我们的目标是年底前市场份额增加20%。请一步一步分析,该选哪个方案。”
  • 检查代码: “这段代码处理不了负数,会报错。请一步一步分析代码逻辑,找出哪里错了,再给出修改方案。”
  • 判断真假: “有人说‘人脑只开发了10%’。请一步一步分析这个说法的来源和科学依据,最后告诉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不同任务的不同玩法

学会了基本功,还要根据不同的任务,用不同的招数。

① 写东西的技巧

  1. 风格混搭。 别只用“正式”、“口语”这种简单的风格。可以试试把不同的风格混在一起。比如,“用王家卫电影台词的风格,再结合经济学家的分析,评论一下现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茧房问题。” 这种奇怪的组合,经常能写出好东西。
  2. 先搭骨架再填肉。 写长文章之前,先让AI给你列个大纲。你确认大纲没问题了,再让AI“根据这个大纲,把文章写完整,保证每段都逻辑清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才不会乱。

② 画画的技巧

AI画画的提示语,圈内人叫“咒语”。你需要像个导演一样,用文字安排画面里的一切。

一个好的画画提示语,通常包含这几样东西:

  1. 主体: 画面的核心。要具体,比如“一个穿着宇航服的猫”。
  2. 场景: 主体在什么地方。比如“正坐在月球表面的陨石坑边上,看着地球”。
  3. 风格: 画面的感觉。比如“宫崎骏的动画风格”、“梵高的油画笔触”、“赛博朋克城市的夜景”。
  4. 构图和光线: 这决定了画面的专业感。比如“广角镜头”、“电影感的灯光”、“从下往上拍的角度”。
  5. 细节: 增加画面的真实感。比如“宇航服头盔上有细微的划痕”、“远处星星很亮”。
  6. 排除项: 告诉AI不想要什么。比如,在Midjourney里用 –no text 来去掉画面里的文字。

举个例子:A portrait of a wise old wizard with a long white beard, in his magical library filled with ancient books, epic fantasy art, in the style of Rembrandt, cinematic lighting, detailed face, –ar 3:4 (一位留着长白胡子的智慧老巫师的肖像,在他充满古书的魔法图书馆里,史诗奇幻艺术风格,伦勃朗的风格,电影感光线,面部细节丰富,长宽比3:4)

③ 写代码和分析数据的技巧

跟AI一起写代码,就像有了一个不知疲倦的编程搭档。

  1. 用注释下指令。 写代码指令前,可以先把你的逻辑用注释写出来。AI一看就明白。codeCode// 1. 写一个Python函数,叫 calculate_profit // 2. 函数接收 revenue 和 costs 两个列表 // 3. 检查两个列表长度是否一样,不一样就报错 // 4. 计算每个项目的利润 (revenue[i] - costs[i]) // 5. 返回一个包含所有利润的新列表
  2. 给它测试案例。 让AI写完函数后,可以接着说:“给刚才的函数写几个测试案例,要包括正常情况、边界情况(比如空列表)和出错情况。” 这样能保证代码质量。
  3. 先介绍你的数据。 做数据分析时,先告诉AI你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我有一个CSV文件,有三列:‘日期’、‘用户ID’、‘消费金额’。现在,帮我分析一下每个月的总消费额趋势。”

建立你自己的“武器库”

高手用提示语,从来不是每次都现场想。他们会把自己用得顺手的提示语存起来,建立一个自己的“武器库”。

① 弄个私人收藏夹

用笔记软件,比如Notion,或者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把你那些效果好的提示语存起来。按照任务类型分好类,比如“写小红书文案”、“分析市场数据”。下次遇到类似任务,直接拿出来改改就能用。

② 试试“提示链”

这是一个更高级的玩法。把一个大任务拆成好几步,让上一个提示语的输出,成为下一个提示语的输入。

比如写一篇博客:

  1. 第一个提示语: “给我10个关于‘低碳生活’的博客选题。”
  2. 你选一个,比如“阳台种菜入门指南”。
  3. 第二个提示语: “针对‘阳台种菜入门指南’这个选题,给我列一个详细的写作大纲。”
  4. 你确认大纲后,用第三个提示语: “根据这个大纲,把文章写出来。”

这种像流水线一样的工作方式,能让AI的产出质量又高又稳定。

说到底,学习怎么写提示语,其实是在学习怎么更清楚地思考和表达。你把问题问得越好,得到的东西就越好。这个能力,是通过一次次实践练出来的。

原创文章,作者:七点互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dianhudong.com/aikonw/750.html

(0)
七点互动的头像七点互动付费会员
上一篇 2025-09-22 20:20:00
下一篇 2025-09-22 20:30: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